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奇幻 > 我,日轻流派开创者(263) > 分卷阅读197

科技”的流派。”

这解释通俗易懂,土方健回味了一下,发现按风见大纲中的剧情架构,确实有点“种地”内味儿。

不过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只能说是构思有点意思,还不至于让土方健大老远跑这一趟。

更重要的,是他从这本书里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

白石出版社要把出版资源腾出来需要一定时间,所以风见最近主要在写《极道学生》,这本新书只写了不到四万字。

“《王国的崛起》,很贴切的名字。”

看过了《王国》的手稿,土方健十分满意地将其放下。

“题材新颖,行文流畅,虽然是王国建设这种偏硬核的内容,阅读起来却没有丝毫生涩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很有趣。”

“是的。”土方四郎推了下眼镜,表情十分严肃,“不出意外的话,篠田先生的新书应该能大卖。”

风见谦虚地笑了笑:“您过奖了,我这本书有很多不足,想要让读者认可还需要更加努力。”

“不,我的判断不会有错。”土方四郎第三次将滑到鼻尖的眼睛推了上去,“这是一名畅销作家的直觉。”

“篠田先生,你又要赢我一次了。”

“?”

作者留言:

ps:说五更庆祝,就五更庆祝,谁完不成谁就是小狗!

第一百四十一章:土方健的真正目的

土方四郎,土方健最疼爱的小孙子,被他一手带大。

受家庭影响,他从小便非常喜欢看书,并且在写作这块有极高天分,从小参加各种写作比赛,奖牌奖杯奖状能摆满一间屋子。

中学时迷上了推理小说,高一时以“土方十四郎”为笔名,在网络上发表了处女作,本格推理小说《看不见的受害者》,在圈内引起不小的关注。

后来这本书被出版社看中,签约出版,销量大爆,直接一书成名!

隔年,他的第二本书《我死于三天前》应征乱步奖,入围决选,距离拿下大奖仅一步之遥。

当时乱步奖的负责人建议他来年继续投稿,获奖概率很大。

但土方四郎选择了沉寂一年,没有乘胜追击。

或者说,他的志向本就不是拿到这个对推理小说界新人来说的最大奖项。

大一那年,他考入东大,并出版了自己的第三本小说——《夜的第七章》。

据说这是他为了致敬自己最喜欢的歌手周月半伦,而选用了和其一首歌曲同样的名字。

这本书是土方四郎文学创作上的分水岭。

从这时开始,他不再拘泥于解谜和推理,而是更多地倾向于社会,人性的解读。

这对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时至今日,年仅二十四岁的土方四郎已经是霓虹推理小说界一颗无比耀眼的新星。

是风见出道前,霓虹单本小说年销量纪录的保持者。

这也是他说风见已经赢了他一次的原因所在。

以上这些情报,是风见上卫生间时偷偷搜到的。

“艹,怎么比我还像小说主角!”

风见心里有逼数的,他现在的写作能力是靠无以计数的前辈铺路,以及海量的练习得来,而非是天分这种东西。

所以即便是现在,如无意外,他每天也至少会写一万字正文。

不会他也不会去酸什么,因为他的努力和汗水已经为他带来了极为丰厚的回报。

同样,他相信土方四郎如果不够勤奋,也许他能小火,但绝无可能拿到现在的成就。

有天分的人太多了。唯有既有天赋,又足够努力的人才能站在金字塔尖。

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态,风见回到客厅。

“刚才说到哪来着……”

在逐步的交谈中,风见大概明白了土方健的来意。

这其实跟他的新书有很大关系。

在《王国的崛起》一书中,风见的构想是主角在利用21世纪的科学知识在异世界大搞生产,发展科技的时候,会发生各种意外和危机。

这时系统面板会给主角各种解决方案,每种方案都有不同的反馈。

如果主角选择第三种“未曾设想的道路”,并以自己的方式解决危机,就能获得系统的奖励。

或是工业母机,或是开放某种工业原料的兑换。

这算是一种比较正统的种田流写法,风见驾轻就熟。

但土方健这位年轻时加入过赤军的老人,在看到风见这本新书的构思后,产生了一点不一样的想法。

“……马克思先生的学说,到了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去研究了。太多太多身处不幸中的人,对自己为何如此一无所知。”

土方健说这些的时候,神色很是黯然。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风见对此倒没有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