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狠宋 > 第1118章 来自中都的责问

皇帝使出攻心计,降将归心!

归顺大明,得到大明信任的李彀和邸浃这二个北方汉人世侯立即显示了其价值,他们率军随明军攻略沧州、德州周边的黄骅、青县、大城、任丘、河间、武强、武邑等州县,都由他们劝降当地驻扎汉军,要他们归顺,有迟疑未决者,李彀和邸浃曰:“我等尚且投降,何况汝乎?”自是望风归顺,多不曾厮杀一场。

他们以身说法,说明归顺后的丰厚待遇和愉快的心情,表示在明军中是“如鱼得水”,私谓众汉军将道:“我等是归正人,刘侯爷亦是归正人,就连今上也是归正人,何忧之有!”

这么一来,归正的话待遇从优,心情舒爽,干嘛还要在鞑子麾下做狗,做人不爽吗?

毕竟谁也不想当狗,在鞑子治下,汉人谁都觉得浑身不自在,汉人世侯也不例外。

之所以不降南宋,主要是先前宋廷做得太不地道,待归正人十分过分,不把他们当做自己人来看,而且南宋军事战五渣,太拉了,倘或北虏的汉将投降南宋,南宋却被北虏打败,这么一来,投降南宋的汉将巨尴尬。

如今汉将的顾虑全无,率汉军争相投降,刘整明军所到之处,呈席卷之势,要不是他的兵力不足,只怕河北都被他一个人占领了,更多的是汉军偷偷派人联系他道:“你们什么时候来呀?”

明军打破了鞑酋控制汉军将领的囚笼,那就是捉住鞑子和色目人,以他们的性命反过来威胁鞑酋,强迫他们释放汉将的家眷人质。

这让主持河北战事的鞑将阔阔十分烦恼,从也不是,不从也不是,如果不顾鞑子和色目人性命而强行杀掉汉人人质,先不说汉人不满,诸鞑子首先就不会放过他!

鞑子和色目人地位高贵,汉人是狗,狗都不如,奴婢的奴婢,或者奴婢的奴婢的奴婢,地位卑下。

若不作交换,双方齐杀人质,在鞑子那边看来,被杀鞑子给汉人陪葬,汉人哪来这个资格?

鞑子人质死了,不找阔阔算账才怪!

他们生性野蛮,名义上属于一个国家,实际上只看部族血缘,不同部族,管你是谁,生死看淡,不服就捅了你!

捅了你往草原上一跑,谁能捉拿他归案!

而要是答应了人质互换,则扣押汉人人质的作用就大打折扣,只怕汉将降得更多,丢失疆土,将来阔阔如何向大汗交代?

因此阔阔不得已,唯有用上“拖”字,即遇到明军要求交换人质时不作交换,亦不杀汉人人质。

其势不可持久,更可怕的是明军骑兵,竟然打败鞑子骑兵,呈压倒性的优势,以致于中都的皇帝行营,派人质问阔阔:明军兵锋已达大都,局势败坏如此,你守土有责,何以向陛下(忽必烈)交代!

中都!

公元1260年忽必烈登基之后,以元上都为都城。但是上都位置偏北,对控制中原不利,同时那边的天气亦太寒冷,因此在1264年忽必烈决定把都城迁至燕京地区,另建中都,列为陪都,上都地位保留,实行“二都制”。

燕京地区当时尚有金中都故城,然而此城历经金朝末年的战争,自1215年5月31日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攻陷之后,其城内宫殿多被拆毁或失火焚毁,而且其城市供水来源——莲花河水系已经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无法满足都城日常生活所需用水,因此忽必烈用汉大臣刘秉忠规划建设,汉将张柔负责施工,建设中都。

忽必烈迁都燕京后,乃居住于城外的金代离宫——大宁宫内,用中书省官员刘秉忠为营建都城的总负责人,阿拉伯人也黑迭儿负责设计新宫殿,汉将张柔负责施工,大科学家郭守敬担任都水监,修治元中都至通州的运河,并以京郊西北各泉作为通惠河上游水源。

中都的工程一直密锣紧鼓地进行着,此时冬天将临,中都白莲潭(北京积水潭)、琼花岛(北京北海公园)等处的荷花还没有凋谢,小贩还在沿着大街小巷叫卖新出水的菱芡,南方传来的铁蹄声,更惊破了满城河池上的箫鼓弦歌!

本来刘秉忠计划哪怕是冬天一样赶工,没想到哨马报来,说明军刘整派出的轻骑兵出现在中都郊外,顿时留守中都的中书左丞相伯颜、都元帅兀良合台惊诧,下令停工,组织兵力攻击明军。

这可是中都,大元朝的中枢之地,出现了明军,那还得了!

然而,明军踪影飘忽,鞑子欲寻一战而未可得。

今时不同往日,明军变得更难对付了。

打探情报本是蒙古军的强项,作战之先,敌境“某道可进、某城可攻、某地可战、某地可营、某方有敌兵、某所有粮草”,皆先由蒙古哨马侦查汇报,便于其作战。

然而,明军轻骑兵显示出胜于蒙古同行的本事,他们对于河北、中都各处的关隘、地势和兵力了如指掌,来去自如,虽未造成对中都的严重破坏,但已经让伯颜、兀良合台震恐,兀良合台因为儿子阿术丧命济南,急于报仇,亲自率军追击,无奈明军骑兵望风而遁,待到兀良合台班师回朝时,明军复来。

兀良合台回到中都,对张柔道:“南蛮骑射俱佳,马匹上乘,若孟神通果然名不虚传,昔时你的谨慎是对的!”

以往鞑军与南朝孟珙、孟之祥对阵时,张柔十分谨慎,轻易不与孟家叔侄作战,无甚功劳,也无有大损,被鞑子视为懦弱,不是“拔都”(勇士)的表现。

现在兀良合台出战,发现明军表现突出,这等精兵强将,真不是一般鞑子所能对付的,遇到明军,不小心就会打败仗!

张柔能够全身而退,实属难得!

中书左丞相伯颜表情木然,有种牙痛的感觉,早知南蛮这么辣手,我就不来了,可以让我回去吗?

伯颜是蒙古八邻部人,自少长于西域,以深略善断着称。至元初年(公元1264年),奉伊儿汗旭烈兀(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第五子,与蒙哥、忽必烈是同母兄弟)命奉使入朝,受元世祖忽必烈赏识,拜中书左丞相,在忽必烈出征时,负责处理国内军政事务。

可谓是一步登天,人人羡慕,他亦雄心壮志,想干出一番大事业,万万没想到还没享受多少天的权柄,就遇到了明军入侵,整个人顿时不好了!

就有了他派人责问阔阔的事,一级压一级,阔阔好想杀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