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武侠 >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 521.第520章 建造鹿园

第520章 建造鹿园

从年三十开始,过年那非常喜庆的氛围一直陪伴着全村男女老幼。

而外面过来村里玩的人,也从初一开始慢慢增加,有很多一开始并不是奔着长箐村来的,因为他们来红岩镇都只是想找个农庄休闲休闲。

毕竟红岩镇在附近这一带地方,算是环境优美,没有被煤灰粉尘污染的地方。

而红岩镇现在的领导班子也是比较有点子的,发现自己这一片地方没法挖煤赚大钱,便结合红岩镇的地区特点和优势,别出心裁的将整个镇子发展成了农业与乡村旅游乡镇。

所以这几年里,红岩镇下面的好多村子都已经开始建设乡村风貌,甚至有不少人通过政府,到下面的村子进行投资,修建山庄或者农庄。

再加上众多投资者跟政府的全面宣传,整个镇子已经在本地小有名头。

不过来的大多都是附近好几个相邻城市的居民们,再远的话就很少有人会过来。

因为交通真的很不方便,即便红岩镇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客运火车在这里设立了一个站点。

但哪怕是这样也不解渴,毕竟现在的绿皮火车时速真的很慢。

而且长箐村是红岩镇下面众多村子里唯一一个引进老板投资的村子,各方面建设基本都是村里自主决定。

不过即便是这样,这两年长箐村的发展非常快速,比如这村里的道路建设、环境卫生、旱厕改造等等都要比其他村子走在前面。

再加上村里有着大河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所以发展进度自然而然的排在众多村长的前面。

综合各方面的优势,这两年的长箐村算是在镇里打出了名头。

而那些原本并不知道长箐村的游客,一来到镇子里就从别人的嘴里听到了有这么个地方。

很多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毕竟都是来玩的,来都来了,有这么个大家都说好的地方,肯定要去看看。

于是乎,从大年初一开始,长箐村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整个村子里随处能看到人。

而昔日那个被大家用来打谷、晒谷的晒谷场,也已经被发展成了小吃街和大家卖各种手工艺品的地方。

此外,还有刚修过的河堤两岸,也受到了大家的喜欢。

村里有很多人家,都是年前就已经开始准备,想趁着机会做做自己熟悉的生意。

而另外的一些人也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的休息,该出去玩儿的出去玩儿,该走亲戚的走亲戚。

张安这几天也是带着一家人走了走亲戚,去看了看龙头山的外婆,还有苏颖的爷爷奶奶,前前后后花了两天时间。

等到回来以后,张安才听到旁边的周兰说周洋中午来找过他,只是他们没在家里。

张安原本想过去问问周洋有什么事的,但一看他们家几乎都是人在等着吃饭,周洋一家人已经忙得转不过来,才打消了这个念头,没有过去打扰正在忙碌的周洋。

一直到了晚上,游客散去,住在镇上的回了镇上,住在村里的也趁着黄昏出门沿着河岸散步,周洋家那里才清静了下来。

毕竟这会儿该吃饭的都已经吃过了,他们家肯定没有白天那么忙。

“洋子来了,听说今天你来找我有事?那会儿我们带小思齐去城里看他外祖祖了,所以没在家。”

就在张安想要去周洋家问问有什么事的时候,周洋自己上门来了。

“原来是这样,我还好奇小安叔你们家是去哪里玩了呢。”

一听张安说是小思齐的外祖祖,周洋就知道了是苏颖的爷爷。

张安平时都不大喜欢出门的,即便有事出去,家里还是会有人在,这点周洋是知道的,因为他平时过来,张安基本都在。

“其实我来倒是没多大事情,就是来找小安叔商量个事情的,这两天村里来的人越来越多,我家也是托村里的福上门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现在菜单上那些菜品已经不大够用了,好多客人过来要点的菜我们家那里都没有准备,尤其是鱼这方面,光是鲤鱼已经不够用了,所以我想跟小安叔你商量一下,把伱们家养的这些鱼都写在菜单上,如果有客人需要的话,我就过来拿。”

周洋家里原本是有鱼的,只不过都是鲤鱼,毕竟这一带吃鲤鱼的人多,而且基本都是从那些钓鱼人手里收来的。

不过现在大河禁渔,他们家的鱼都是去镇上买的。

以前他没在张安家拿鱼,是因为张安家的这些鱼比外面卖的好多了,他拿回去定价高了没几个人愿意吃,定价低了又不划算。

现在不一样了,好多人只在乎做的好不好,都不怎么在意价格,只要不是很离谱就行。

所以他想着过来找张安,毕竟张安家这里养了什么鱼他心里都清楚,而且他基本上都会做。

要是每天早上都从张安这里提前拿鱼,他又不太有信心,因为他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点,毕竟每天大家吃的都不一样。

而且他们家那里不是专门做鱼的馆子,鱼要是拿多了回去,到时候养死了就不新鲜了。

即便是没养死掉,只是翻肚皮也会让上门的客人觉得不舒服。

而张安家就在村里,两家隔得并不远,所以周洋想着跟张安商量一下,如果有人点了以后,他再过来抓鱼,这样每天做多少抓多少,就不用担心其他的。

“这有啥啊,你那边需要什么过来捞就是了,就这几步路的距离,又不是隔得太远,得多准备一些回去。”

张安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即便不说两家隔得比较近,单凭两人发小的关系,他就不会拒绝。

“那就谢谢小安叔了,到时候拿鱼的价就跟卢老板一样吧,不能让小安叔你们家吃亏。”

张安这么爽快的答应下来,周洋是一点都不奇怪,毕竟两人都这么熟了,他还是比较了解张安的。

不过拿鱼的价格是他自己主动开的口,毕竟让张安开口的话,又要低价卖给他们家。

那样不是他想要的,因为他拿这些鱼回去本身就是为了挣钱,要是让张安低价卖给他然后他拿去挣钱,这肯定不行。

而拿鱼的价格周洋想的是跟卢胖子是一个价格,这一点他来帮着捞了几次鱼,已经是了解的。

“哪用得着那么高啊,你那里每天都用不了多少鱼,不用那么高的价格。”

即便周洋家生意很好,客人很多,但张安知道一天下来能用到的鱼不会有多少,

都是村里村外的,张安也没想着从他身上赚什么钱。

“不用的小安叔,你这鱼好,完全值这个价,再说了我拿回去肯定有的赚,要不然我怎么会愿意忙活。”

周洋笑了笑说道,堵住了张安的话头。

其实他不愿意从张安这里低价拿鱼,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这鱼太好,所以他不会亏本,另外一方面是他不想让张安开这个头。

毕竟村里搞餐馆的并不只是他们一家,还有其他好几家,如果现在开了这个头,另外几家知道了,肯定也想这样。

当然了,周洋没说张安也没想到。

要不然的话,他会感叹周洋和周双林这父子两,完全是一个性子。

以前周家嫂子在山上摔断了腿的时候,张安用车送他们去医院。

那时候周双林就要坚持把油费给张安,为的也是不让张安开个坏头,免得村里那些喜欢占小便宜的人来找张安。

“那随你吧,反正你要用的时候就自己来抓,要是我不在家,你就跟我爸妈或者你婶子说。”

见周洋一直坚持,张安也不再劝说。

时间慢慢而过,村里依旧跟前几天一样热闹。

这样的日子,一直延续到了大年初七。

初七一过,到了初八,村里就开始有大动作了。

初八早上开始,一车一车的建材开始拉进村里,这是年前张建文就已经联系好的。

首先开始动手的地方,就是之前就已经决定好的鹿园。

建材到齐以后,张建文就带着村里的人开始修建鹿园。

为什么非要在初八这天,因为在大家的眼里,初一到初一都还属于过年期间。

相传女娲创造万物的时候,第一天造出的动物是鸡;第二天造出的是狗;第三天造出的是猪;第四天造出的是羊;第五天造出的是牛;第六天造出的是马;第七天造出的方才是人。

所以历来就有初一是鸡生,初二是狗生,初三是猪生,初四是羊生,初五是牛生,初六是马生。

一直到大年初七,才是人生,这个生,便是生日的生。

因此,在大家眼里,从年三十开始,一直到初七这段时间都是过年期间。

平日里已经忙活了一整年,那这些天自然要好好休息,吃的喝的也是比平时要好很多,这样才算对得起自己一年到头的忙活。

只有等到初七过完,才算是把这个年过完。

原来要等到过完十五元宵以后,才算过完年,但那是没什么事情需要忙活的时候,大家自然想多休息几天。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有那么多大动作等着大家动手。

所以初七这天就算过年的最后一天,初八都开始忙活起来。

另外一个原因,那便是大家都觉得初八这个日子很好,因为八这个字在大家嘴里有发的谐音,意为发财。

鹿园的修建,想来张建文是下了功夫了。

光是用地就足足好几亩,因为鹿园总共分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专门养鹿的鹿圈,这部分砌的是砖墙,屋顶也要盖的严严实实。

另外一部分则是露天的坝场,可以在白天的时候,放鹿出来放风晒太阳,虽然不如张安家那群鹿一般自由,但绝对超过了百分之九十的人工养殖场。

而且这个坝场还要围上一圈栅栏,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人在外面就能看到里面的鹿。

这一点便是鹿园和普通鹿棚最大的区别。

因为鹿园的建造面积很大,建造的工匠很多,所以动静比较大,大到很多人非常好奇这是准备干嘛,都不去其他地方玩了,就围在这里看着张建军他们干活。

“老乡啊,你们这里是在准备干嘛啊,我看着不太像盖房子哦。”

因为就在晒谷场附近,所以围观的人并不少,其中不乏有一些好奇心很重的人。

他们原本以为是村民要在这里盖房子,结果看了半天,发现这盖的根本不是房子,因为人住的房子绝对不会盖的那么大。

于是有些健谈的人便开口跟里面干活的人问起。

“哈哈,我们这里的确不是在盖房子,而是打算盖一个专门养鹿的鹿园,所以才盖得比较宽,等再过两月你们来的时候,就能在这里看到我们村养的鹿了。”

回答的人是张建军,因为村里好多人都不太擅长跟城里人交谈。

张建军不一样,因为他干了好久的包工头,所以与人交谈这方面已经不成问题。

听到有人问起这个,张建军并没有什么隐瞒,直接就跟大家说了。

因为张建文之前就跟他们说过,但凡有人问起,他们就照实跟人家说。

这样一来,别人就晓得了村里准备盖鹿园养鹿的事情,也知道以后来村里能看到鹿,这简直比刻意去宣传要来的直接。

“哦?养鹿?是梅花鹿吗?”

好多人一听说以后来村里能看到鹿,当即就两眼放光,并且追问张建军养的是不是梅花鹿。

“对的,就是梅花鹿,不过我们这里都叫草鹿,我侄子家里就养了一群。”

村里很多人都对梅花鹿很陌生,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喊的草鹿。

张建军以前也是,不过后来听家里的儿子说了以后,就知道草鹿还有梅花鹿这样一个名字。

“太好了,不用去动物园就可以看到梅花鹿,对了你们这里大概什么时候能建好,等建好以后,我就带我儿子来这里看梅花鹿。”

确认了是梅花鹿,好多人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不是山里人,这玩意儿要去动物园才能见得到。

而动物园又是省城才有,几乎很少有人会大老远跑去。

但现在不用跑太远就能看了,他们当然高兴了,尤其是那些孩子们,眼里全是期待。

毕竟梅花鹿那么优雅,没有一个小朋友会不喜欢。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