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武侠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第610章 全面出击,搞死一家算一家

“曾总,碳纤维的运用市场,主要是哪些呢?”

既然要想办法彻底的通过控制终端产品的方式来影响碳纤维市场,肯定就要想要从哪个地方着手。

曹阳倒不是真的不知道碳纤维的运用市场是哪些,只是借着跟曾建英交流的机会,不断的确定具体的布局。

“航空航天、体育用品、汽车、风电和医疗器械,这几个领域应该是碳纤维最主要的用途。”

“就像您刚才说的,航空航天方面的情况比较特别,我们能够施加的影响力是比较小的。”

“但是其他的领域,我觉得是可以好好琢磨一下。”

“体育用品方面,光威集团在钓鱼竿方面已经做到了全球市占率

“当然了,术业有专攻,搞钓鱼竿,光威是专业的。”

“生产其他的体育用品,他们不一定很擅长,我们可以选择几项合作就行。”

“剩下的领域可以在国内找其他的合作伙伴,大家一起把这些体育用品给做起来,成为全球细分领域的领头羊。”

“甚至干脆我们自己成立一家新公司,专门做碳纤维的二次加工也可以。”

曾建英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把南山碳纤维给做大做强。

单纯的作为原材料供应商,市场能做大做强,其实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

如果可以自己下场,那么主动权就掌握在南山碳纤维手中了。

之前公司的精力主要是在研发和扩产上面,市场需求不需要特别的考虑。

因为不管是生产什么产品,都是供不应求。

但是这个局面肯定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

“也不是不可以考虑,不过在成立新公司生产碳纤维产品之前,跟光威那边要沟通好,大家生产的产品不要重叠,自己人没有必要跟自己人斗。”

竞争有利于促进行业发展。

但是竞争也会耗费大量的资源。

到底是好是坏,需要看情况而定。

对于南山碳纤维来说,他们现在不想要在终端产品方面跟光威集团竞争。

毕竟有那么多的新产品还没有生产,完全没有到需要内卷的时候。

“可以,正好他们也想约我们沟通一下t800碳纤维的采购问题。”

“不过除了体育用品之外,我觉得风电这个领域值得我们好好的搞一搞。”

曾建英没有去提汽车上的运用,这方面的工作南山汽车零部件早就开始了,继续搞下去就是了。

但是风电这个市场,却是曾建英最近比较关注的。

华夏的风电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

“风电?”

曾建英这么一提,曹阳脑中立马就有了画面感。

后世,在不少地方都有搞风力发电。

“是的,八九十年代,风力发电就开始起步了,不过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成绩。”

“一直到2004年之前,风力发电的发展速度都是一般般,虽然陆续有一些政策扶持,但是风电是个新兴技术,新技术出现的时候比火电要贵,同样的电价,跟火电的市场竞争,火电和风电这两种技术路线,没人干风电,风电肯定是竞争不过火电的。”

“国家自然也看到了这个情况,所以2003年前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风电行业的发展。”

“比如通过实施风电特许权招标来确定风电场投资商、开发商和上网电价,还根据规模化发展需要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

“有了产业政策的支持,风电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大量资本投向风电领域,我国风电项目建设管理逐渐规范化,风电发展迎来黄金阶段。”

“就在去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首次实现世界

“而到了今年一季度,我国风电累计装机首次位居世界首位。”

“不过,虽然风力发电是起来了,风电设备国产化程度和制造水平却还是处于跟跑阶段,大量的设备都是需要进口,或者核心零件需要进口。”

“我觉得下一步国内肯定会推动风力设备的国产化,提升风力设备的技术水平。”

“根据我们掌握的一些信息,在国外,风力发电设备的叶片已经大规模的在采用碳纤维来进行加工了。”

“一个叶片就有上百米长,需要消耗大量的碳纤维。”

“如果将来可在风电上面推广碳纤维技术,对相关原材料的需求将会是非常巨大的。”

曾建英这么一解释,曹阳自然就懂了。

风电叶片,大有搞头啊。

他可是很清楚,现在风电装机规模

今后十几年,华夏在风电的道路上会越跑越快,越跑越猛,把竞争对手全部都给甩在身后。

甚至将来风电叶片对碳纤维的需求,将会超过航空航天和体育用品。

这一块的市场,值得好好的去开发。

甚至让南山碳纤维成为风电设备厂家的供应商,也是可以的。

“风电叶片确实是很有搞头,也是充分发挥我们的成本和技术优势的领域。”

“不过风电叶片的体积太大,运输应该不是那么的方便。”

“集中在长安市生产的话,运输会很不方便。”

“可以考虑结合风电设备的需求来确定风电叶片的生产工厂布局。”

“至于体育用品的生产工厂,我觉得还是放在岭南省吧。”

“这些产品大部分都需要出口,放在长安市不一定很方便。”

岭南省是南山集团的大本营。

南山碳纤维把总部都迁移到了长安市,岭南省这边肯定是有想法的。

只是碍于各种原因,没有人敢说什么。

借着这个机会,让岭南省在碳纤维领域也有一些布局,也算是一种平衡。

“没问题,我回去就做一个具体的安排,到时候全面出击,把碳纤维在民用市场的各种运用全部都铺开来。”

“能够找到合作伙伴的就合作生产,找不到适合的就我们自己去搞。”

“以后国际民用碳纤维市场的价格变化,需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曾建英很是豪迈的挥了挥手,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很快的,南山集团跟光威的陈梁就按照这个方向在沟通了。

“曹总,你是希望我们把高端体育用品行业全部拿下来,形成一个专门生产碳纤维体育用品的事业群?”

陈梁本来是过来找曹阳和曾建英商讨t800碳纤维的采购的事情。

不过这个事情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基本是一分钟就谈完了。

双方的交流很快就转移到了下一个话题方面。

“是的,光威现在的渔具产品做的就很好,完全可以进一步的扩大一下范围。”

“当然了,也不一定什么体育用品都做,只做有把握的,我们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这些新进入的领域,我们刚开始就生产碳纤维制作的高端产品。”

“比如你们已经有生产的高尔夫球杆,可以进一步的扩张一下。”

“然后曲棍球球杆之类的也可以同步展开。”

“与此同时,南山碳纤维也会自己成立一个事业部,生产一些体育用品。”

“通过控制终端产品的方法,我们希望能够掌握碳纤维的定价权。”

虽然南山集团的规模比光威要大很多,但是大家合作肯定要相互信任。

南山碳纤维要生产体育用品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跟光威形成了竞争。

所以提前通个气就很有必要了,要不然到时候产生了误会,终归是不美。

“掌握碳纤维的定价权?”

陈梁听到这话,眼前一亮。

这个话题他很感兴趣啊。

光威和南山碳纤维两家是目前华夏唯二能够生产t300以上碳纤维的厂家。

华夏市场的价格基本上是他们两家就能确定,但是全球范围内就不一样了。

外面美利坚赫氏、东瀛东丽、东瀛东邦等企业还是占据了大部分的国际市场。

南山碳纤维现在又被制裁,没有办法直接出口。

那么通过控制终端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方式来间接的影响碳纤维的价格,就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了。

假设一下,全球生产碳纤维体育用品的公司,八成都听南山碳纤维的话,那么东丽、东邦这些厂家的碳纤维,卖给谁呢?

碳纤维的价格,基本上就被南山碳纤维给掌握了。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直以来,华夏对各种原材料的需求都是非常旺盛的。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铁矿石和原油了。

但是这些材料的定价权,没有一个是掌握在华夏手中的,甚至连影响力都非常有限。

碳纤维作为一个很有前途的新材料,如果华夏能够顺利的掌握定价权,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今后其他的一些材料,也可以借鉴南山碳纤维的成功案例。

比如稀土,比如今后电池上大量使用的镍、钴、锰、碳酸锂等材料。

“没错,就是定价权!”

“这两年我们依靠超高的性价比,已经把东丽等碳纤维企业基本上赶出了华夏市场,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下跌到不到两成。”

“这两成还是东瀛系的厂家在勉强支撑着,再过几年连两成的市场份额也会丢掉。”

“基本上,我们在华夏碳纤维市场的话语权,会比宝钢在钢铁行业的话语权还要大。”

“根据我们的发展战略需要,以及市场行情进行每个月的价格调整,这个方式就由我们说了算。”

“同样的东西如果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运用,甚至让国际市场的八成碳纤维材料也由我们来供应,那么可以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甚至在关键时刻,我们也能卡一卡别人的脖子。”

“碳纤维这个产业,如果没有产量支撑,是不可能有成本优势的。”

“停滞几年之后,就会追不上行业的发展节奏。”

“将来有一天,哪怕是我们大幅度上涨碳纤维的价格,那些客户也只能被动的接受。”

“当然了,这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想要做到这一点肯定是很困难的。”

“不过我想试一试,就是不知道陈总意下如何!”

曹阳微笑着看着陈亮。

作为曾经华夏碳纤维行业的龙头,做钓鱼产品能够做着做着把碳纤维领域的封锁局面给彻底打破,也算是非常了不起的。

甚至这个案例跟航母阻拦索和隐身材料的事情相比也不遑多让。

现在跟南山集团合作,大家一起把碳纤维和碳纤维的民用市场给垄断了,绝对是可以挣大钱的事情。

“曹总,我没有任何意见,光威集团全力支持这个方案。”

“体育用品方面,跟渔具产品相关联或者类似的产品,我们都可以去生产。”

“然后到时候看看南山碳纤维那边准备生产那些东西,我们两家尽量错开来发展,在刚开始的时候不做对方生产的产品。”

曹阳不想跟光威内容,陈亮自然也不想跟南山碳纤维比拼。

这种内卷在现阶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没问题,光威擅长的领域,南山碳纤维暂时都不做。”

“像是你们没有生产过的高端自行车、帆船、滑雪板等项目,就由南山碳纤维新设的体育用品事业部去研发生产。”

“相关的产品最好就是在今年内能够尽早的拿出来。”

虽然大方向上同意了陈梁的话,但是曹阳也没有大度到让光威先挑选,然后留下一些人家不想生产的产品出来。

当然了,曹阳自然也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故意恶心人。

比如曲棍球球杆这种性质跟高尔夫球杆有点类似的东西,南山碳纤维自然没有必要去争。

他选择的自行车、帆船、滑雪板,都是光威集团没有做过,并且确实也是不擅长的领域。

像是自行车,这玩意根本就不是光威集团玩得动的。

但是交给南山碳纤维就不同了。

南山集团是靠着汽车行业起家的,自行车的许多东西跟汽车行业的零件都是有相通之处的。

行业内像是宝马的自行车,做的就是挺成功的。

奔驰汽车和保时捷也是有过自己的自行车产品。

南山碳纤维体育用品事业部生产的自行车,完全可以挂星辰汽车的牌子,甚至也可以挂捷豹路虎的牌子。

到时候直接让这几个品牌的自行车成为山地自行车等高端自行车市场的领头羊,说不定还能起到一定的品牌提升的效果。

当然了,跟专业的自行车品牌比起来,南山集团要做好自行车业务,肯定也是有挑战性的。

曹阳不会去抢自行车老大的位置,只会争夺碳纤维自行车龙头的位置。

在这个细分领域,是没有谁能够打赢南山集团的。

毕竟,要成本有成本,要技术有技术,要品牌有品牌。

伱怎么打?

“没问题,这几个领域都不是光威擅长的,我们除了把渔具做好之外,再把网球拍、高尔夫球杆等体育用品做大做强,就足够忙碌很多年了。”

陈梁的这个回复,倒也算是符合事实。

对于曹阳的选择,他也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那几个领域本来就是他没有信心的领域。

原本滑雪板这些东西他还想挑战一把,但是曹阳都已经翻牌子了,那就没有必要纠结了。

“我们生产的这些体育用品,主要用的都是碳纤维作为原材料,定位肯定是比较高端的。”

“这方面的话对于品牌力的要求就比较高。”

“光威在渔具方面已经打响了名气,但是在其他一些运动产品上面可能还需要努力。”

“我觉得其实也可以尝试一下双方合作,以捷豹路虎和星辰汽车的衍生产品的方式来进行初期的推广。”

“这么一来,借着豪华车的品牌力,侧面提升相关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曹阳既然想要掌控碳纤维的定价权,自然是希望各方面的东西尽可能的掌控在南山集团可以控制的范畴。

哪怕就是合作伙伴光威集团那边,曹阳也是希望南山集团的影响力能够尽可能的大。

这种类似于品牌代工的方式,其实就相当于把这些产品的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陈梁自然也能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听了曹阳的话,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稍微思考了一下。

曹阳说的话,自然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光威要是去搞网球拍什么的,哪怕就是用碳纤维去生产最高端的球拍,许多人肯定也不会认可你是豪华品牌。

就像是莞城有些工厂生产的包,各方面的质量都不会比lv的差,甚至要更好,但是人家会认可你吗?

羊城有些作坊生产的手表,也一点都不比原厂的差,甚至原厂的技术人员都很难判断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但是你的质量再好,最终也不可能让人家认可你就是豪华品牌。

这个情况,陈梁是理解的。

虽然光威在钓鱼竿上面积累了一些名声,规模也算是做大了。

但是说它是多么高端的品牌,其实也还谈不上。

这种情况下,借助捷豹路虎和星辰汽车的品牌力,以豪华车周边产品的方式来销售,对售价的支撑来说,肯定是有好处的。

最关键的是南山碳纤维是国内技术水平最高的碳纤维企业,光威的高端碳纤维原材料都是需要找他们购买。

说的不好听一点,如果他不配合,南山集团完全可以找其他的合作伙伴来代工。

想清楚了这一点,陈梁没有再纠结。

“曹总,您的这个提议太有道理了。”

“能够借助星辰汽车和捷豹路虎的品牌来营销,对我们最终控制碳纤维的价格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我完全同意你的方案。”

说完这话,陈梁松了一口气。

老老实实做小弟,也不是什么坏事。

“光威在体育用品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对整个行业的情况也是比较熟悉的。”

“我们准备生产的那些产品里头,你都有什么想法不?”

曹阳这个请教倒也是真心实意。

术业有专攻,人家光威是专业生产体育用品的厂家,对行业内的情况比曹阳熟悉是正常的。

现在大家要全面出击碳纤维制品,肯定就要把对手的情况给搞清楚。

那些厉害的对手,搞死一家算一家。

市场占有率能够提升越多越好。

这一点,光威和南山集团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就曹总您刚刚选择的自行车、帆船和滑雪板这三个类型的产品来说,情况其实都是比较复杂的。”

“自行车我就不多说了,便宜的一百来块钱,贵的几万块,甚至几十万的也有。”

“我们要生产的碳纤维产品,肯定是走高端路线,到时候依靠星辰汽车和捷豹路虎的品牌影响力,我觉得销量应该不会特别的差。”

“甚至这一部分的市场,在国内和国外都是很值得期待的。”

“越是高端的领域,有的时候竞争反而没有那么激烈。”

“我们一顿猛操作,估计可以把一帮行业巨头给直接打蒙了。”

陈梁对下一步的行动,显然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体育用品行业,特别是高端的体育用品,市场其实一点也不小。

特别是对于碳纤维材料来说,这一块市场一直都是占比很大的领域。

“自行车方面我们初期主要是依托星辰汽车和捷豹路虎的经销商渠道来进行销售。”

“对上那些行业巨头,倒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像是捷安特之类的厂家,我不觉得他们的品牌力会比捷豹路虎更高。”

曹阳选的几个产品,自行车是他最有信心的领域。

这也是跟南山集团现有产品相关性最强的一个领域。

不管是碳纤维车架,还是碳纤维刹车盘,亦或是碳纤维的其他构成件,都是南山集团非常擅长的东西。

到时候单单比成本的话,可以把那些竞争对手给比哭!

但是其他领域的情况,就相对不是那么确定了。

“自行车的话,确实是如此,不过滑雪板和帆船这些东西,情况就稍微复杂一点了。”

陈梁在脑海中回想了一下过往公司内部整理出来的资料,准备给曹阳好好的扫盲一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