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灵异 > 关外盗墓王 > 第55章 破译金文

为了给孔老师创造环境,姚师爷带我们出来抽烟,询问了去见黄老板的事宜。

我本想验证一下牺牲一个墓换取另一个墓的猜测,不过我忍住了,没有领导喜欢下属比自己聪明,更何况我们这些盗墓贼呢。

屋外浓烈的狐狸骚气,让所有的烟都没有味道。

姚师爷道:“你们知道铭文最多的青铜器是什么吗?”

其实我知道,但看姚师爷一副要说教的模样,我只能摇头。

“是曾侯乙编钟,全套编钟3755个字,排在第二的是藏于台湾省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全鼎497个字,第三是大盂鼎,铭文291字,排在第四的是秦公簋,铭文104字,我数了一下,咱们挖出来的鼎,一共547个字,青铜门上面973个字,这两样东西,能排进青铜器字数的前三。”

姚师爷越是这么说,我越觉得青铜鼎卖亏了,被黄老板的歪理邪说教育的,我有点像个商人了。

单单按字数算钱,我们挖出来的鼎价格也超过了一千五百万,真不知道黄老板和姚师爷有什么见不得光的关系,能让姚师爷半价卖鼎。

对于青铜鼎来说,黄老板也是个过客,真不知道便宜谁了。

我个人也是十分喜好青铜器,等我有钱了,我非得买点青铜器作为摆件。

姚师爷继续问:“知道青铜器为什么叫青铜吗?”

我心里暗笑一下,配合地点头,姚师爷哈哈一笑,说起了青铜。

青铜并不是因为铜锈是青色的而得名,古人开采的铜矿石因颜色是暗红色,所以叫做红铜。

而青铜是一种合金,就是将红铜、锡按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合金。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这里的“齐”读作ji,四声,是个通假字,通“剂”,意为剂量。

说人话就是,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翻译成现在的话——浇筑钟、鼎的青铜配方是六分之一锡和六分之五的红铜。

锡是软的,铜也是软的,古人相信两柔合刚,在红铜中加入锡能明显提升青铜的硬度。

不过物极必反,太硬也不都是好事,刚则易折,到了东周时期,工匠会在铜锡合金的基础上加入铅,用来降低青铜器的硬度。

当然,也可能是为了别的目的,比如青铜编钟,不同的硬度代表着不同音色,所以一架编钟的青铜合金比例是不同的,脆音需要高硬度,低音需要低硬度,还有颤音什么的,都得按比例去调整铜、铅、锡的比例。

所以,能造出编钟的古人,怎能只用牛逼二字去评价。

曾侯乙编钟出土修复后,还演奏过三次,第三次演奏是为了庆祝香港回归,网上有当时的视频。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短视频平台搜一下《1997天地人交响曲》,聆听一下来自两千年前的声音。

我问姚师爷关于孔老师的来历,姚师爷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故事从台湾省的镇馆之宝毛公鼎开始说起。

(故事有点长,和剧情没有太多关系,不喜欢的小伙伴可以跳过。)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

道光二十三年,毛公鼎被陕西岐山县董家村的村民董春生、董治官在村西地里挖出来。

此事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有古董商人前来收鼎,董春生以白银三百两的价格将鼎卖给了古董商,但在古董商运鼎之际,董治官觉得卖亏了,所以就阻止古董商运鼎,想要拉走也行,得加钱。

古董商也是聪明,他贿赂当地知县,知县以私藏国宝的罪名抓捕董治官,董治官锒铛入狱,毛公鼎被古董商运走。

(想想有点可笑,董治官父母给他起名治官,没想到到头来被官给治了。)

多次辗转后,毛公鼎落在了两江总督端方的手里,端方死后,家道中落,家人将鼎抵押给天津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盛银行,当时有英国人想买,出价五万美金,在清末民初的时候,五万美元的购买力相当吓人。

不过瑞家人嫌价格低,不卖,恰好此时民族复兴,不少爱国人士出来呼吁国宝不外流,结果毛公鼎就落入了时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叶恭绰手里,咱也不知道是收购的,还是没收的。

1937年,王八操的小鬼子侵华,叶恭绰逃亡香港,毛公鼎带不走,于是就藏在了家中,叶恭绰嘱咐侄子叶公超有朝一日将鼎献给国家。

王八操的小鬼子也听说了毛公鼎的存在,逼迫叶公超说出毛公鼎的下落,叶公超是个汉子,誓不承认,狗日的小日本就把叶公超关起来了。

叶恭绰为救侄子,制造了一只假鼎去糊弄鬼子,鬼子站起来都没个鼎高,也分辨不出来真假,于是释放了叶公超,叶公超密携毛公鼎逃往香港。

后来蒋校长兵败,将毛公鼎带到了台湾省。

建国后叶恭绰返回祖国,担任文字改革委员会常委,中央文史馆副馆长,此人对古董和文字很有研究,咱们现在学的汉语拼音就是他参与制定的。

然而,在1958年,叶恭绰被划分为右派分子,职务被一降到底,成了平民老百姓,后来发生什么事,就不用多说了,右派什么下场,用脚指头都能想到。

1968年,叶恭绰病逝。

叶恭绰在文学、交通、宗教、文物方面都有造诣,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才子,而且还是个爱国才子,只是结局令人惋惜。

(多说一句叶恭绰的侄子叶公超,此人曾任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教授,前后教学十四载,培养出才子无数,比如作家钱锺书、季羡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翻译界泰斗许渊冲等。蒋校长战败后,叶公超去了台湾省,后来任职台湾省驻美国全权大使,几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