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三国:升级全靠八百个心眼子 > 第九十八章 张勋败退

城下风云涌动,锦旗摇摆,隆隆震鼓,漫天的兵戈在烈日炎炎之下,闪烁着骇人的金光。

扬州军队排列起三个方阵,排头的是盾兵,执起的盾足有三人的身躯那样庞大。

接下来是一排排的攻城梯,被士兵们单肩横架着,最中央的是一辆冲车,造型简单易巧,但横梁上悬挂的圆木足有三人合抱才可以衡量。

接下来是全副武装的弓箭手,一个个锐利的目光,正盯着城楼上的猎物。

掌旗手时不时的围绕着方阵,发出一道道口令,一路上掀起的尘土让整支军队更加浩然磅礴。

就在这时,方阵中冲出一将,刘尚一身的银色盔甲,闪闪夺目,吟龙戟在烈日的反射下,瞭眼夺目,让人不敢直视,胯下白龙马,一身雪白,彪壮体健,好一个少年英姿啊!

刘尚朝着对面大声叫道:“张勋,我大军已到,你难道真要顽抗到底吗!”

城楼上的张勋虽然有做大将的潜质,但关键是战场历练太少,哪见过这样的阵仗,只是看了一眼,张勋就能感觉到自己的心在“砰砰砰!”地乱跳,一阵头晕目眩。

当听到刘尚的大喊,张勋才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忍不住的擦了擦脑门之上涔出的汗,强自镇定道“刘将军不必多说,某意已决,愿领教刘将军麾下将士有多大的能耐!”

张勋的身后,陈兰,雷薄二人显得非常的无奈,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实在不愿站在这,既要面对自己的袍泽,又要面对刘尚,走不是,不走也不是,多尴尬啊!

“呵呵!”刘尚邪邪的一笑,口中大喊,“攻城!”这一喊如石破天惊般,地动山摇,振聋发聩。

战场上一下子间沸腾起来,刘尚的军队排山倒海的向城墙涌来,叫喊声不断,攻城梯更已经架在了城墙上,士兵们不断的往上爬。

作为攻城的一方,刘尚胜在人数多,气势旺盛,要知道战场之上,军队的气势才是领导胜负的管家。

而相反的,袁军就显得难以支撑,濡须城虽然城高墙厚,但毕竟是一个小城,不能容量众多的士兵在城头上,而城头上的士兵在面对弓箭手的抛射时,往往要躲避,这也造成了爬上来的扬州兵们一波接一波。

刘尚军中,还有着陈横,董袭这类的猛将,这优势是张勋这边没有的。

城楼上,董袭就已经顺利的爬了上去,而在那狭小的郭道上,董袭倒也施展的开,并没有受到阻击,在一路上砍翻十多个袁兵后,跟随在董袭身后的士兵大受鼓舞,一个个奋勇上前。

不用说,毫无悬念的这一场攻城战,刘尚将要取胜,而被众人护住的张勋更是无可奈何,他虽然自认足智多谋,但是面对于扬州军的如狼似虎般的冲击,却显得颓废了很多,他现在只奢望梅成的部队快点赶来,不要说能不能击败刘尚,只要重新夺会濡须口,张勋就谢天谢地了。

战场上可以用腥风血雨来形容,扬州均不计后果的攻击,使袁军节节败退,张勋则在亲兵们的护卫下已经退到了城下。

城门已经变得摇摇欲坠,也许是下一刻,就会被撞破。

“梅成他妈的怎么还没来!不是说只要一天援兵就会到吗,现在已经过去一天了。”没有任何办法的张勋,现在只能怒吼着,来发泄心中的不甘。

“将军撤吧!”陈兰在一边道,此时城门危在旦夕,虽有千余的将士也是挡不住了。

“撤?”张勋眼中一阵涣散,他不是没有想过撤,而是这一撤,罪责担当得起吗?现在纪灵不知去向,如果真把濡须口丢了,那全部的责任将由自己一人承担,他不甘心啊!

众人见张勋没有反应,陈兰和雷薄对视了眼,相互之间点了点头,“护送将军撤退!”

张勋就这样被众人拉着,他没有挣扎,因为此战已经无力回天,他最后的一丝打算是,先撤退到舒城,再图他计。

……

一个时辰之后,濡须口就被扬州军顺利的拿下,刘尚在勘察战场时,并没有发现张勋的尸体,后来据说手下来报,张勋带着残余兵力往北撤了。

虽然没有抓到张勋,但是这次顺利的夺下濡须口,也算是大功一件了,本来刘尚还打算被骑兵追赶,但这一提,马上就遭到了虞翻的反对,虞翻深有所思道:“张勋虽败,但主力却没彻底的消灭,此时,我们应该加固城池,休养生息才是。”

刘尚也不是冲动之人,知道自己冒然行事会对军队的影响有多大,所以点头道:“仲翔的话有理,此时的确要小心谨慎,不可悲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

虞翻赞许的看了眼刘尚,不过接着眉头微颦,好像是在想某件事,看他这样子,刘尚也识趣的没出声,只是在一旁静静的等着。

陡然间,虞翻猛地抬起头,双目圆睁道:“主公,这一路行来,怎么不见纪灵的部队出现?”

“纪灵?”听虞翻这么说,刘尚才想起,这几天一直没见到纪灵这家伙。

刘尚在左右看了看,走到一堆正在抱头蹲地的俘虏面前,开口道“你们这里谁的官位高?”

俘虏们东瞧瞧,西瞧瞧,最后都集中在一个身形高大的俘虏身上,那俘虏也是非常的识趣,见众人都望向自己,也站了起来。

刘尚看着站起的俘虏道:“你在军中是何职位?”

俘虏踌躇了下,便道:“都伯……”

“你可知道纪灵在何处?”

“这,小的不知道!”

刘尚虎目一瞪,厉声道“纪灵在何处?不说实话我现在就砍了你。”

自称都伯的俘虏被刘尚这么一喝,吓得扑通跪在地上,口里不停的叫道“将军饶命!大人饶命!将军饶命!大人饶命……”

边说头还不停的往地上磕,血迹映在地上清晰可见,刘尚也看出来他是真的不知道,也就不难为他了。

虞翻想了想之后开口道:“看来,纪灵并没有回来,否则我们怎么没遇见,而据袁兵们交代,他们也不知道纪灵所带的部队在何处?”

刘尚眉头一拧,暗骂这个纪灵还真是不让人省心,但是刘尚的大脑还是飞快的转了起来,他隐隐觉得纪灵突然的消失肯定有阴谋。

忽然,刘尚想起了什么,转头问道:“樊能,于糜那如何?”

樊能,于糜二将并没有跟刘尚在一起,而是接到了刘尚的命令,执行另一项任务去了。

虞翻神秘的笑道:“计划很成功,袁军并没有发现樊能和于糜这一支人马,想来樊能他们已经过了盱眙,快抵达寿春了。”

……

居巢

城楼上,居巢守将正按照以往的惯例,在城楼上巡查着。

“大家都打起精神,眼睛给我睁亮点,不要懈怠。”居巢守将对着几个松懒的士兵叫骂着。

居巢守将名张三,是昔日跟随刘尚出曲阿,四个百夫长的其中一人,至于其余三个百夫长,有两个战死,还有一个在巢湖水战中变成残疾。

刘尚是很念旧的一个人,对于那两个死去的百夫长,刘尚给了他们家人足够的钱粮,可以安稳的过完一辈子,至于那一个残疾的,刘尚给了他百亩良田,让他过完下半生。

最后的就是这张三了,张三虽然武艺平平,但是刘尚依然重用了他,给了他一支千人的部队。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张三没有什么本领,但却知道做人不能忘本,刘尚对他好,他时时刻刻记在心里,也希望自己能做出些成绩,得到刘尚的认可。

“将军,居巢现在这么安全,没必要这么谨慎吧。”一个士兵叫嚷道,得到了很多士兵的认同。

“你们说什么呢,你看看你们这样子,一个个战不端,行不正的,要是敌人打来了,我看......”张三正指着几个士兵一通教训,不过眼角一撇,发现远处出现一群人影,好奇之下,张三也停止了叫骂,忙走到墙垛上,伸头望去,隐隐约约之间,是一支军队,但从穿着来看不是扬州军,也不是庐江军。

“这,这是袁军啊!”城头上一个小兵惊恐的叫道,双眼里满是不可思议。

张三一听,顿时一慌,忙张口讯问道“你怎么知道?”

小兵如实回答道“小的三个月前,从南阳省亲回来,也曾看过南阳的士兵就和那群人的穿着是一模一样的。”

小兵是不会撒谎的,再说撒谎也没任何意义,张三听了知道,只觉一阵头昏眼花,强自按捺住心中的恐慌,马上传令道:“全军守将戒备,去传令弓箭手上城防御,准备擂木滚石,派一小队,二小队守住大门……”

不得不说,此时的张三还是相当的沉着,并没有因为慌张而乱了分寸,而原来几个松懒的小兵也是打了鸡血般,各司其职,一丝不苟。

袁兵的动作很快,在纪灵的带领下,马上就到了居巢城下,纪灵勒马吼道:“某南阳太守袁大人麾下大将纪灵,识相的快快投降,否则进城之后鸡犬不留。”

张三听了之后,又一阵的天旋地转,这什么啊,纪灵不是在濡须口吗,怎么亲自跑到这来了。

“你真的是纪灵?”张三明不相信,其实是不愿相信,如果真的是纪灵亲自前来,他自己也明白,居巢是肯定守不住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