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三国:升级全靠八百个心眼子 >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于夫罗

刘尚看着刘备充满复杂的眼神,看到了其中的忌惮与阴毒,还有那深深的欣赏。

刘备虽然个性忠厚,心怀忠义,但无可厚非的是他有野心,而这野心会随着乱世的延续而茁壮成长,从一个小树苗成为苍天大树,不可撼动。

嘴上的忠义仁人并不能表明他真的大公无私,有人说刘备虚假,但虚假何曾不是一种掩饰,可以更好的掩藏自己,乱世之道,如高调做人,必然受群起而攻之,也正因为刘备时时刻刻的低调,掩藏,甚至卑躬屈膝,才能在乱世之中走到最后。

如今群雄争霸的序幕已经拉开,谁不希望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越少越好,而刘备也明白,时势出英雄,英雄造时势。无数的英雄揭竿而起,但往往只有胸怀意志,能屈能伸的枭雄才能走到最后。

不可否认,曹操,孙坚等辈都具有枭雄的潜质,刘备也是。

但在刘备的眼里,刘尚最为可怕。仅以弱冠之龄,就能透敌先机,料敌于前,言行举止随意,却又不失稳重,有着上位者的威严,又不失亲近之感,虽然有时做事不谨慎,但不得不说每件事他都经过深思熟虑,缜密安排,也少了年轻人的那股热血冲动,眉宇间虽有桀骜之色,但又内敛沉着,面相更是清奇,为人处世也是老练沉干,每每见嘴角翘起的微笑,就表示着他信心百倍,眼神往往透出的睿智,却是一种运筹帷幄的象征!

总之,就是看不透,但看不透的人才是最可怕!

但在刘备如眼中,刘尚不管是言谈举止,还是对人情世故都跟别人格格不入,仿佛……仿佛就不跟他们是一类人。

当然了,这种事情只是在心中想一想,要是真谁不出来,还不知道会惹来多少白眼。

“是该到分别的时候了。”踏到黄河磐击的礁石上,刘尚长叹一声,眼神眺望着远处掀起的浪潮,唏嘘道:“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刘备微微一笑,与刘尚并肩站在一起,身躯凛凛,形象威严,感叹一声,却没有答话。

“不过我相信,我们还会再见面的。”刘尚斩钉截铁,却又怅惘道:“不过到那时,物是人非,不知是何景象。”

刘尚深深的看了一眼刘备,使刘备那一刻不甘于平静的心莫名的一阵跳动,刘备能感觉到,刘尚那一刻的眼神如一把冷冽的尖刀,深深的刺进了自己的心窝之中,无法阻挡。

此时的刘备虽有野心,但却不大,本来他的志向是光宗耀祖,光耀门楣,能让自己出人头地,封侯拜相,就已经跟满足了,但现在世道变了,大汉将倾,江山沦丧,朝廷被奸臣任意趋弄,百官被视为刍狗,礼乐崩坏,人心思变,早已经是烽烟之火蔓延九州,就等哪一处率先燃起,拉开乱世的序幕了。

十九路诸侯会盟之后,各路诸侯不思进取,只是亨羊宰牛,饮酒作乐,相互之间争权夺利,勾心斗角,都想在会盟之迹,谋取自己的私利。

看透这一切的刘备也逐渐知道大汉已经病入膏亡,无药可救,随之那埋藏在心中的野望也是逐渐的膨胀。

身为汉室宗人,自然不希望自己祖先的基业就此沦丧,尽管他有野心,但这不是他渴望的。

不过就在此时,他遇见了刘尚,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想,以刘尚的手腕,要在以后的乱世中一争天下,那是绝有可能的,刘备也希望汉室宗亲之中英才济济,如此江山就不会沦陷道外人之手,但这又与自己的野心相互矛盾,让他自己都苦恼不堪。

“也许吧!”刘备心不在焉,眼神怔忡的看着远处,江风吹拂着他的面颊,几缕发梢迎风舞动,颇有几分慵雅之感。

刘尚呵呵地笑了一声,感觉无趣,便索然道:“我等现在虽然安全,但还没有到万无一失的地步,还是加紧赶路为是。”

说完后,刘尚便从礁石上跳下来,翻身骑在马上,对着一旁的关羽,张飞抱拳道:“关将军,张将军,后会有期。”

关羽,张飞也是抱拳还礼,对待刘尚,他们都颇为客气,不想对其他诸侯那般不屑一顾。

“叔父,侄儿先走了。”刘尚大声一喝,人已朝另一方向而去,后方的大军亦是紧紧跟随,烟尘飞扬,浩浩荡荡。

“大哥,我等也该走了。”关羽眯着丹凤眼,长髯轻抚,口齿轻开。

张飞看了刘备一眼,又看了关羽一眼,嘴角一撇,面色不满道:“大哥,二哥我等他袁绍作甚,他要是敢来,就让他尝尝我们三兄弟的厉害。”张飞一身豪气,说完后便是举起丈八蛇矛,挺起胸膛大声一喝,声势卓为不凡。

刘备看了张飞一眼,无奈的摇摇头,道:“三弟,你的性子太冲动,我们现在是不能与袁绍争锋,还是早早的赶回平原为好。”

这时,关羽也赞同的点点头:“三弟,大哥说得对。”

关羽虽然傲慢,目中无人,但也晓得事态轻重,所以跟张飞比起来,倒是冷静的多。

“我也只是说说罢了!”张飞哈哈一笑,神态之间一副玩世不恭,显然他也只是随便说说。

“二弟,三弟,我们也快走吧!”刘备上了马,脸色镇定从容,说完后,就直接扬鞭催马,沿着黄河的逆流急行。

“啊?大哥等等我。”看到刘备已经奔出了数十米,张飞一记马鞭,迫不及待的跟上……

洛阳城头,金黄的余晖洒落在残破不堪的城墙,袁绍伫然而立,形象丰伟,身躯勃勃,其身后是许攸与逢纪两大谋士,侧旁是一位戎胡装扮,膀大腰圆,身躯魁硕,一脸的胡渣如杂草般密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着一股嗜血与残暴。

“于夫罗,没想到你动作倒挺迅速的。”袁绍看着远处直形成一道天线,正在蠕蠕而进的黄河,口气中揶揄味十足。

于夫罗哼了一声,重重的吐了口气,眼神倾斜的看向袁绍,并没有因为袁绍势大,自己处于弱势就低人一等,而是自傲道:“我等匈奴骑风岂是你等中原人可比拟的,别说区区一只押运队,就算是你们中原人所有的骑兵加起来,也不是我匈奴人的对手。”

“可是……还不是没成功吗!”袁绍眉角紧锁,声音也渐渐的冷了起来,微微道:“截一批货物都没有成功,我现在觉得跟你合作,是多么的愚蠢。”

“你。”于夫罗被气得咬牙切齿,狠狠地瞪了一眼袁绍,双手紧握发出一连串的咯嘣响,却并没有向袁绍发作。

于夫罗自知自己实力不盛,现在还有求于人,并没有头脑一热就发作出来。

与中原人合作,对于出身高贵的于夫罗来说那是耻辱的,但因为南匈奴内部发生叛乱,自己的父亲羌渠单于被国人所杀,叛军首领须卜骨都侯即位单于,统领南匈奴。

那时候于夫罗正好不在匈奴部落,因此并没有被诛杀,而是留在汉地,招兵买马,积攒实力,扩充军需,以求东山再起。

只不过于夫罗也知道凭自己的实力,并不能撼动起整个南匈奴,更别说杀了须卜骨都侯,所以万般无奈之下,于夫罗只能在中原的诸侯中寻求盟友。

因为自己久居汉地,受汉灵帝每每召见,因此洛阳城对于夫罗来说并不是陌生,也因为在洛阳城,于夫罗结实了朝廷的权贵人物,也就是袁家。

所谓的世家不仅仅依靠农地为生,他们还经营着当铺,钱庄,赌坊,马场,酒店等垄断性的产业,所以世家的底蕴可以说是厚之又厚。

然马匹的来源无异于北地与草原,但如果说到马匹的质量,所有人都会选择草原上的沃马。

而袁家的马匹生意就全来自于草原,跟鲜卑,乌桓,匈奴都有涉及,自然也跟那时的右贤王于夫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只不过令于夫罗没想到的事,袁家上下都遭到董卓的屠杀,无奈之下的于夫罗只好找上了名义上的袁家家主袁绍。

两人的合作完全是利益关系,袁绍提出只要于夫罗帮自己劫回被董卓搜刮的财宝,自己就出兵住于夫罗夺回南匈奴的政权。

当然,对这些小事,于夫罗自然是欣然同意,只是没想到,劫夺一批货物,竟然也遇到了麻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