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三国:升级全靠八百个心眼子 > 第两百一十六章 荀彧登场(二)

为首之人淡淡一笑,给人一种慈眉善目,大家风范的感觉,说道:“官府办事?办的什么事,我只看到你们大庭广众之下,朗朗乾坤之道,只是在嚣张跋扈,蛮横无忌的抓人。”

说话给人的感觉平平淡淡,对其中的针对之意是昭然若渴。

刘尚看着外面的情况,对那年轻人产生了好奇,不知道这人是什么来头,见了官府的人也不怕,而且言词之间也是争锋相对,丝毫不让,看来有一场好戏看喽!

果然,那为首的士兵听了那年轻人的话后,脸色迅速的沉了下来,两眼阴沉的看向眼前一点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年轻人,心中思索着对方是什么人,竟然见了官兵也不怕。

“敢问公子名讳?”领头士兵了了的抱了一个拳,并没有冲动的上前抓人。

这颍川郡世家大族林立,豪门世子更是彰显绩世,万一对方背景很深的话,他也得罪不起,所以只好降下了身份,先打听对方是什么来路,再做定夺。

“在下荀彧。”年轻人微微行了个首礼,不过言行间却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荀彧?”领头的将士露出一道疑惑的眼神,显然他没听过这么一个人,不过听到对方姓荀之后,他的心立马一紧,看向荀彧的眼神顿时间产生了一股畏惧,一下子变得小心翼翼起来,不确定的问道:“敢问荀公子跟荀家是什么关系?”

“不才,正是荀家族子。”

这话一出来,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不管是官兵还是周围的食客眼神都是一变。

在颍川,世家云集之地,可以说主宰着整座阳翟城,你可以不知道颍川太守是谁,但你决不能不知道身为大汉首屈一指的荀家。

偏听里,刘尚听了之后而是吓得不轻,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巧的就遇见了荀彧,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还是死忠。

这死忠并不是对于人主的忠诚,而是对于大汉朝的愚忠,特别是出身于超级世家的荀彧,在世家利益的前提下,他用死谏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忠贞,最后忧虑而死。

不过对于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刘尚不知道,毕竟史书只是欲盖弥彰的一种方式,以曹操那“宁我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的个性,杀死荀彧这种事也不是做不到。

看着一旁正好整以暇的看着热闹的郭嘉与戏志才,看来他们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碰见荀彧。

刘尚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道:“奉孝,你跟荀彧很熟吧!”

郭嘉看着外面的情景,也不像先前那样担心了,然见刘尚问起荀彧的事,他也明白点了什么,说道:“荀家五子,以荀彧学识最渊博,其治国韬略并不在我与志才之下。”

戏志才也说道:“主公如果想收服荀彧,则是平添一股助力,不仅能得到荀彧这般的大才,还可以得到荀家的支持。”

刘尚摇了摇头,他知道两人是荀彧的好友,想极力把荀彧给推销给自己,但是刘尚目前还没有这个打算。

古语言:君择臣,臣亦择主。并不是有本事的人才都要收于自己的麾下,想那些嫉贤妒能,贪婪迎奉之徒,即使有经天纬地的本事,刘尚也不敢用。

而荀彧虽然忠贞,但是不能改变的是他出身于世家,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世家,即是他本人忠君爱国,但难免不会为家族利益所驱使。

自当上了会稽太守之后,刘尚是因为基础尚浅,实力还无以自保的情况,只能跟世家有些利益上的合作,虚与委蛇,但现在有了实力,有兵有马有粮了,如果再跟世家曲意奉承,拉拢世家子弟,那无疑是自掘坟墓。

刘尚道:“我不是这个意思,现在城门四处戒严,有重兵把守,我们想出去无疑是痴人说梦,我们何不找荀彧,借助他们世家的力量出城。”

郭嘉一听,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道:“在颍川,就算是太守见了荀家的人也要恭恭敬敬,可见世家大族的力量是多么的深,只不过想要借着荀家的名头出城,还真说不好。”

先不说刘尚几人正在商量着对策,外面,那领头的将领早已经噤若寒蝉,他可是深深的明白,这些个世家子弟可不是省油的灯,一个不好,自己身上的军服说不定都得被他们拔下来。

“原来是荀彧荀公子,恕卑职眼拙,刚刚得罪之处还请荀公子见谅。”领头的士兵暗暗叫苦,自己怎么这么倒霉,只不过搜查一名逃犯,就给自己惹出祸事来。

“你们还要继续搜查吗?”见领头士兵已经有些知难而退,荀彧也就不多加计较。

“这个……”领头的士兵犹豫了,纠结了半晌他只好向荀彧恭敬的拱拱手,说道:“荀公子,小的职责所在,恐怕……太守大人的命令……小的怎敢违抗。”

“哼!”

荀彧的身后,另一名青年男子不满了,只见他一脸傲气的看向那名官兵,冷冷道:“这么说,你是不给我荀家面子?”

“啊!小的不是这个意思。”领头官兵显然被吓得不轻。他见刚开始的荀彧好说话,本来还想据理力争,讨回一点颜面,没想到荀彧的身后之人也不是善茬,一开口就把荀家给搬了出来,把话给堵得死死的。

“既然给我们荀家面子,那还不带着你的兵滚。”显然,世家大族子弟一个个都有着自己的傲气与骄傲,三个年轻人中,另一个也是轻蔑的看了眼前的官兵一眼,淡淡的说道。

“是是是!”领头的官兵哪还敢做他言,连忙带着自己的兵撤出食馆,飞一般的领着士兵窜出大街小巷,仿佛生怕迟了一刻,对方又得给自己安上什么罪名。

见官兵走了,原本的食客都一个个大声叫好,他们刚刚就受了这些士兵的气,现在见他们灰溜溜的走了,简直是大快人心。

“世家的力量果然是非同凡响,就是官兵见了,也只能夹着尾巴,低眉顺眼。”注视着这一幕的刘晔轻轻的叹了口气,不过所有人对他的话都是深深的认同。

刘尚点点头,又望向荀彧身后的两名青袍文士,指了指道:“那两人又是何人?”

郭嘉显然对荀家有过了解,闻言便为刘尚解惑道:“此二人也是荀家的杰出子弟,分别是荀谌、荀衍。”

荀谌此人就是最后开口说话的那名男子,刘尚不由的打量了两眼,此人上上下下透着一股精明,两眼慧黠有神,站在荀彧的身后,虽然比不上荀彧那高贵含雅的气质,但也是独树一帜,贵气显眼。

对于荀谌的了解,刘尚只知道他属于荀家投资的一部分,即便他的满腹才华,到头来还是无用武之地,在袁绍集团倾倒的时候,他也是消失踪迹。

至于另一位荀衍,刘尚倒不认识,不过此人那一脸正规的傲气,明显是因为出身于世家的关系,让他天性使然,那一双眼睛神采奕奕,相貌也是英俊倜傥,有着文士带有的矜持与外敛,形象正襟端丽,但眼中偶尔闪过的倨傲之色,让刘尚并不看好。

“看二人的样子,以及荀家的学识底蕴,即使算不上大才,至少也是满腹经纶。”刘尚接下去说道:“不过奉孝你刚刚说的荀家五子又是什么意思?”

黄叙扁了扁嘴,有些皮里阳秋的嘀咕道:“莫非他们荀家的子嗣后辈只有五人。”

即使说的再小声,但免不了也会被身旁的几人听见,郭嘉有些不争气的瞪了他一眼,骂道:“荀家枝大叶大,直系旁支林立,怎么可能被你说的只有五个后辈,真是无稽之论。”

随后郭嘉才说道:“自战国荀子这一代繁衍至今,已经经历十几代人,其中荀家八龙是既荀家上一代家主荀淑死后,已经成为了荀家最高的代表,荀家八龙各个身怀治国之术,安邦之能,学富五车,内藏兵甲,因为他们存在,奠定了荀家在世家中的强大基础,就算是袁氏家族见了也要礼让三分。”

刘尚认同的点了点头,不过心中还是不以为然,荀家八龙虽然名声在外,但充其量也就是教书先生,不就是开了一家颍川学院,整日教书,讨论学问,至于他们的成就,也只能说他们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良学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