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三国:升级全靠八百个心眼子 > 第二百九十三章 谁主江东!

李肃这一年来,说得上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而且做事老实本分,丝毫不敢想郭嘉一样乱来。

因为他清楚,自己是一名投降之臣,而且他以前的主公,是人人痛恨的国贼董卓,自然,在刘尚麾下,他自知得不到重用,如果这次不是郭嘉极力推荐,他恐怕永远也进入不了刘尚的眼睛。

不过老实归老实,李肃并不是没有一点心机,只是善于隐忍的他,不敢在刘尚,特别是在郭嘉面前流露出来,而这次,因为成功的救出徐荣,华雄的家眷,再加上那股不明势力的首领很肯能就是李儒,让他本来就不甘于平静的心思,越发的活络起来。

徐荣,华雄不用想,两人本来就有新投靠刘尚,只是顾及在长安的家眷,才一直拖着,如今他们家眷被成功救出,他们自然会甘心归顺。

李儒,对于此人,李肃可是很了解,此人心智深沉,善于蛰伏,绝不是甘于庸庸碌碌之辈,要不然他当初也不会向董卓谏言,急于进兵洛阳,掌控朝政,独霸朝纲,挟天子衣领诸侯。

所以,李肃非常肯定,李儒来江东肯定是打着投靠刘尚的主意,所以他才会不惜冒着身份被暴露的危险,帮助刘尚的人成功的逃离长安。

凭借着徐荣、华雄、李儒三人的才能,只要是心甘情愿的归顺刘尚,肯定能得到重用,徐荣和华雄最起码能独领一军,李儒更是善于布谋大局,只要刘尚不猜忌于他,将来必是栋梁之臣。

再想想如今的自己,在影子情报中,也已经站定了脚跟,有了地位,掌控了一些势力。

只要四人能联合在一起,凭着昔日的关系抱成一团,就算是以降臣之名,他们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当然,李肃并不傻,如果刘尚愿意,自己这一年来辛苦的一切,只会在旦夕间一无所有,灰飞烟灭。

所以,李肃虽然有些别的心思,但也是摆正了自己的态度,反叛或者搞独立这些心思,他是想也不敢想的。

刘尚仔细的观察着李肃的表情,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人士,思想自然是比古人更加的宽广,更加的难以揣测。

李肃想到的这些,刘尚焉能不会想到,并且,他想的比李肃更为深远。

历史上的曹操,麾下势力以亲族派,降将派为首,还有夹在两者中间左右为难的一些人,可谓是明争暗斗;再有刘备底下,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还有刘备小部分的嫡系,彼此都是暗暗较劲;孙氏一方闹得更加厉害,以世家为首朝中官僚与非世家的文臣武将,可谓是天天互相掐架,一个收拾不好,恐怕都会打起来。

派系之争,争得就是一个权力地位,彼此间尔虞我诈,互相算计,最终只会让他们所属的势力慢慢的消弱,灭亡。

要说做到正真的团结一心,臣子和睦,袍泽共处,可谓是难上加难,就如今,刘尚的底下也已经生出了小派系,武将一方还没什么问题,但是主文一方,以郭嘉,刘晔为首北方士子,已经与阚泽,周鲂这些本土士子,已经互相开始瞪眼了,如果真照李肃所想,再搞出一个派系,弄出个三国大战,刘尚别说争霸天下,恐怕已经被他们给烦死了。

这种情况,要说解决,还真解决不了,他这身为主公的,也只能劲量的调和,只要不搞的兵戎相见,刘尚始终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者,这也不是一件坏事,双方之间较劲,更可以让他们产生动力,为了不比下去,自然会更加的勤奋努力。

“他们从长安抵达江东,需要多长时间?”刘尚摇了摇头,把这些事情抛之脑后,此时的他,只不过是一方太守,想这些还为时过早。

李肃认真的答道:“此行家眷中,多是老弱妇孺,再者路上要掩藏身份,躲避一些诸侯的视线,行程会慢很多,初步推算,应该两至三个月。”

“时间太慢,容易出现变故。”刘尚经过几秒的思考,吩咐道:“谢旌,由你率领三百锦衣卫前去接应,至于那股势力,便让他们一同前来,不过也要小心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

谢旌一身锦衣卫特有的装束,端的是新潮华丽,让其余的将领眼馋不已,只见他重重的抱拳,口中应道:“保证完成任务!”

“恩。”刘尚点点头道:“还有什么事吗,没什么事大家都散了吧!”

此时的刘尚表面装作镇定,但心里却是火热的很,心里不由想到了貂蝉那婀娜的身姿与妩媚却又带点纯真的娇容,恨不得再在床榻之上好好温存一方。

俗话说的好,人欲无穷,食髓知味。

有些事不经历不知道,但经历了之后,就忍不住还想尝试,刘尚初尝男女欢爱,那份巫山云雨当真是回味无穷,噬入骨髓,此时心痒难耐之下,自然想再试试其中的美妙滋味。

但是天不遂人愿,久久不开口的郭嘉仿佛知道了刘尚的心思,自然不会放过打击的机会,开口说道:“主公,南阳的袁术最近又有动静了。”

郭嘉话就像一盆冷水,扑灭了刘尚火热的心情,本来已经急着走人的刘尚,闻言按捺住蠢蠢欲动的身子,那眼神看向郭嘉的时候,充满了压抑的愤怒,语气森冷淡然道:“袁术这匹夫怎么了?不会是又对外发兵了吧?”

郭嘉仿佛没注意到刘尚的脸色,说道:“这倒不是,只不过袁术最近要迁都寿春,已经派重兵屯驻在淮上、淝水、巢湖一带,隐有虎峙江东之势。”

“袁术要改移治所到寿春?”刘尚脸色一沉,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不过心下对郭嘉的怒气倒是少了几分,这件事太过重要,袁术为何要迁都寿春,除了寿春易守难攻之外,主要目的是因为寿春临近江东,对江东出兵更加的有利方便。

再者,一年前刘尚可是把寿春整座城市都给掏空了,只留下一个空壳子交给袁术,没想到只过了一年时间,寿春就恢复了几分昔日的气色,足可见袁术是下了大本钱来经营寿春。

“主公,根据影子细心观察得到的情报,袁术正在暗中集结兵马,扩需物资,动向不明。”说话的人是李肃,此时他一番思考,再次说道:“主公可知孙策此人?”

“乌程侯孙坚之子孙策。”听到李肃问起孙策,刘尚终于开始慎重起来,连腰板也挺直了几分,眼中一阵闪烁。

“昔日孙坚兵败荆州,被黄祖所杀,他的儿子孙策就带领剩余兵马投了袁术,此人不是我刘尚自夸,他比袁术还难应付,怎么?这家伙是不是在袁术那不安分了?有动静了?”

说起孙策,刘尚免不了一番头疼,当得知孙坚死后,孙策带领旧部走投无路之时,刘尚恨不得尽起会稽兵马,不计后果的将孙策等残部给剿灭。

但这也只能想想,刘尚不可能不顾大局,先不说能不能把孙策宰了,自己的后方恐怕就要被袁术给端了。

“据说袁术有意染指庐江,孙策则亲自请命担任先锋,攻取庐江城,不过据在下猜测,孙策的正真目的是脱离袁术,割据一方。”

李肃只是根据情报上的资料,就猜出了孙策的野心,可见对于人性的分析,李肃可谓是目光老辣独具。

刘尚点点头,目露深思,心里则是想着:庐江只不过是孙策进军江东的起点,很快,因为孙策的强势入主,吴郡,会稽,豫章必然会掀起一番战火,江东也因为孙策的到来,局势必将造成洗牌,格局变化,至于谁将会是最后的胜利者,江东之地,谁又能主宰沉浮,且看我刘尚会他一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