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三国:升级全靠八百个心眼子 > 第三百八十一章 刘琦的私心

喜庆的场面依然持续,刘尚身为主人,不能因为对方的身份高低而有所怠慢,因此是一桌一桌的敬酒,足足敬了上百桌,而这酒起码也喝了上百杯。

上百杯酒,如果是别人哪能受得了,更何况此时宴会上所用的美酒都是江东官方独家酿造的,没喝过的人喝上一杯就感觉昏昏欲倒。

所以现在的场面是,已经有七八成的宾客被喝的东倒西歪,醉的不醒人事,还能撑下去的都是一些善于喝酒之人和一些体格雄厚,血气方刚的武者。

当一些人看到刘尚喝了这么多还能清醒着,纷纷感到叹服,一些想要灌醉刘尚的宾客见了也望而止步。

刘尚在敬了最后一人之后,终于松了口气,别看现在自己依然能谈笑风生,其实心里清楚,要不是因为自己喝的酒兑了水的缘故,兴许现在早就被一群人给灌到了。

宴会足足进行了三个时辰,刘尚心里早已经心痒难耐,特别是喝了这么酒,某一方面早已经憋不住想要发泄了,当再想想还有两个娇滴滴的美人在等着自己,脑中最后的一丝理智终于把持不住了,向着众人告辞一声,晃着身子准备离去。

“宗兄留步!”两道身影出现在了刘尚面前,赫然是刘琦、蒯良,而出声的自然是刘琦。

见有人挡道,刘尚自然很不爽,但是一见对方是刘琦,跟自己还沾亲带故的,因此把心中的不满压了下来,眉毛一撇道:“宗弟有何事?”

“宗兄,小弟有一事想跟你相商。”见到刘尚眉宇之间的不满,刘琦也知道此举有些唐突,因此在态度上非常的小心谨慎。

就在这个时候,刘璋和王累似乎也闻风而动,很快的来到了刘尚身边,虽然还没说什么,但是跟刘琦的来意也差不多。

看着这两拨人,刘尚虽然脑袋有些迟缓,但是不难看出来他们找自己是怀着某种目的,因此也不得不提起精神,克制住心中的蠢蠢欲动,小心应对。

“到另一个地方说。”刘尚努了努嘴,显然也知道他们找自己说的事不想让别人听见。

刘琦和刘璋倒没什么意见,倒是他们身后的蒯良,王累都是心机深沉之辈,见刘尚如此小心、从容,眼中都流露出一丝赞赏。

府邸的后花园,一般都是刘尚用来练剑、休憩、钓鱼的所在,因为正值寒季,院内盛满了梅花,鲜艳娇艳的梅花不仅耐看,闻起来也让人心情舒畅,寒风一吹,花瓣起舞,洒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刘尚一行五人来到园内的小亭中,依次落座,木案上早已经备好了温酒,滚滚的热气蔓延出来,结合起周围的梅花香,闻起来更是飘香肆意,心旷神怡。

刘尚不言不语,只是一边闲情逸致的煮酒,一边饶有深意的看了眼蒯良和王累。

蒯良,刘尚了解的不多,只知道在荆州很有地位,深得刘表的器重,至于王累,明显就是一个悲剧的人物,说他忠心也好迂腐也好,反正到头来死的一点价值都没有。

只不过刚刚一路走来,刘尚也想了很多,此次自己成亲,也说不上是什么重大的事,没理由会招来刘琦,刘璋二人,因为这二人都是一个集团的内定继承人,将来都是位高权重的人物,没道理拔山涉险的赶过来为自己庆贺。

当然,他们到底找自己有着什么样的目的,刘尚隐隐猜到了关键,只等着他们自己说出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掌握主动的话语权非常重要。

刘尚不说话,蒯良和王累自然不会先开口,以免落了下乘,被对方赢得先机,因此也装出很有心情的样子,一脸恬淡的看着刘尚煮酒。

但是蒯良和王累有着这方面的能耐与定力,刘琦和刘璋就不同了,因为缺少经验和阅历,所以显得有些毛躁,更有点坐立不安。

“宗兄,其实上次江东群匪作乱,导致宗兄差点基业不保,我父亲应该立即出兵救援,但奈何江夏黄祖对出兵之事推三阻四,一直推诿。”

刘琦首先打开了话茬子:“宗兄你也知道,荆州的水军大半掌握在黄祖手里,他要是不出兵,我们也没办法救援江东啊!”

话到最后,刘琦摆明了态度是求得刘尚的谅解。

“原来是这样!”刘尚不以为意,淡淡的一笑,依旧扇风煮酒。

对于黄祖不愿意出兵救援一事,乃是因为袁术部下黄猗死于刘尚的手里,黄猗和黄祖是出自一个家族,刘尚杀了黄猗等于是打了他们黄家的脸,因此黄祖不出兵也是正常的。

刘璋也适时的说道:“宗弟,益州也不是不愿意出兵,实在是益州内祸乱连绵,先是马相、赵祗聚众作乱,又是贾龙、任岐等官员起兵造反,现在南中一带的蛮族又乘势作乱,导致现在益州元气大伤,人心不稳,根本是无兵可遣啊!”

同样,刘璋的说辞也是不希望刘尚对益州怀有芥蒂。

对于益州的事情,刘尚通过情报局的资料,知道的自然一清二楚,但是对刘璋所言的元气大伤,人心不稳,明显是危言耸听,扩大事实的严重性,刘尚也懒得拆穿。

“原来如此!”刘尚点点头,接着就没二话了。

见刘尚那种不咸不淡的口气,刘琦和刘璋反倒有点着急了,只把求助的目光看向随同而来的蒯良、王累。

蒯良和王累对视一眼,都看到了眼中的无奈与苦涩。

要说刘尚与刘琦、刘璋都是同辈之人,生长在同样的环境下,顶着汉室宗亲的名头,同时都有一个牛逼的老爹,应该说他们之间的差距不会很大。

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刘尚此刻表现出来的素养,为人处事,都已经超出了同辈中人,甚至于在刘尚在他们面前,依然是处事不惊,淡定从容,甚至是一种老谋深算的精明。

再看看自己的小主子,深知刘琦、刘璋性格的蒯良和王累心中都暗暗摇头,知道他们在刘尚面前,根本就是老鹰和雏鸟的差距。

这也是为什么刘表和刘焉会让自己的儿子前来为刘尚庆贺,一来是丰富他们的阅历,二来是想通过刘尚的优秀来刺激同一辈的刘琦和刘璋。

只不过经验是需要积累,心智是需要磨砺,刘琦和刘璋长期以来的养尊处优,不受风吹雨打,注定以后的成就有限。

“刘大人,你可知道荆州目前的形势?”此刻的情况不得不让蒯良率先出言。

“哦?荆州的形势,不错啊,歌舞升平,国泰民安。”刘尚笑着答道。

蒯良微微一愣,然后摇头失笑,道:“在下指的不是这个,而是荆州政权上。”

刘尚也学这蒯良的样子,摇头失笑道:“那是你们荆州内部的事,我一个外人怎么知道。”

蒯良眼中精光一闪,对于刘尚的说辞他自然不信,但还是耐着性子道:“目前荆州共分为两派,一派为蔡瑁、张允为首,支持荆州牧幼子刘琮为下一代荆州之主,另一派乃是支持公子刘琦为下一代荆州之主。

这番话说的很露骨,同时蒯良也隐晦的表示了他是支持刘琦的。

刘琦闻言倒是感激的看了蒯良一眼,随后目光看向刘尚,内心里充满了急切与紧张。

话已经说的这么明白,刘尚知道自己要是再装傻充愣,那就说不过去了,索性道:“蒯大人是想让江东支持我宗弟刘琦继位?这是刘荆州的意思,还是蒯大人和宗弟的意思。”

刘琦一时间支支吾吾,不知该如何回答,不由的把目光看向蒯良。

蒯良见刘琦此刻还一脸迟疑,显然是内心畏惧于荆州蔡瑁等人的实力,没有勇气抗衡,不禁感到非常失落。

说实话,蒯良本身并不看好刘琦,但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再加上荆州的蒯家和蔡家本就站在对立面,蔡家既然支持幼子刘琮,那么蒯家自然就要选择刘琦才能有底气与蔡家分庭抗衡。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蒯良和刘琦此次除了来恭贺刘尚成亲之外,也是出于私心,希望刘尚能帮助刘琦在以后登上荆州之主的位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