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 第9章 改名狂魔终

【王莽被拿来作为穿越者的另一个证据,便是他对蛮夷的态度,除去之前所说的国内改地名镇压蛮夷之外,还有直接针对蛮夷的各项政策。】

【但我就好奇,但凡是个现代穿越者,除去回到明朝会疯狂针对女真,以及回到清朝会造反之外。】

【不应该是对倭岛有最大的敌意吗?】

【哪怕岛上不长草,也要……嗯哼。】

【对于其他蛮夷,都是一副俯视的心态,这是汉唐明打出来的自信心。】

【当然,以上情况,并没有包括某些时候,比如两晋,两宋。】

【两宋或许还可以拯救。】

【两晋那抱歉,学黄巢吧。】

【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

————

北宋,汴梁。

赵匡胤如释重负,今天的直播都讲了这么久了,还没有吐槽宋朝。

原以为后辈准备来个大惊喜。

还好,后辈夸我大宋了。

赵匡胤喜极而泣。

确实不容易,在拾柒口中调侃的话,在赵匡胤看来都是夸奖了。

————

北京。

“看不出来这个小娃娃,还是个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呦。”

“看来后世和我们想象的有些许差别呦。”李德胜先生如是说道,半是调侃,半是认真。

“达瓦里希,但赤旗一直在飘扬。”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讲国外,不知道我们是否登上太空?又是否将赤旗插遍寰宇?”

大胡子用着翘舌说着不标准的普通话。

德胜先生哈哈一笑。“后人的事,后人会解决。”

“他们会远超我们的。”

“后辈想岛上不长草,我们可不能呦。”

“我们要去改造他们,帮助他们。”

众人接着话头又继续商量起驻兵事宜。

————

【西域本来好好的,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一些小问题仍然还在可以解决的范围内。】

【但王莽学周礼入魔了,众所周知,周朝的王是天子,而秦开始皇帝是天子。】

【始建国元年,王莽称帝后,以“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为由认为这些国家的君主称王“违于古典,谬于一统”。

将西域各国的王改封为侯,从而引起了西域诸国的普遍不满。

对西域诸国采取高压政策,将与汉官发生矛盾而逃亡匈奴的车师后王姑句和婼羌王唐兜,当着西域诸国王的面斩杀。

其后又不顾车师国民的感情和汉使对于西域小国的巨大压力,将因为害怕无法满足汉使物资需要,而想要逃亡匈奴的车师国王须置离斩杀。

这些高压的行为,果不其然导致须置离之兄狐兰支率2000部众投降匈奴,又因为匈奴与新朝已经交恶,所以匈奴没有再次交出这些降人,而是在狐兰支的带领下成功侵入车师国。

由于匈奴入侵之势迅猛,西域戍己校尉麾下陈良等四位将领为保自己的性命而杀害戍己校尉刀护投降匈奴。新朝在西域的统治正式开始土崩瓦解。

3年后,匈奴新单于继位,想要和新朝交好便交出了陈良等叛徒,但因为自己派往新朝作为人质的儿子死亡,于是双方再次交恶。匈奴复入寇,西域都护但钦因而被迅速倒向匈奴的焉耆国击杀。

天凤三年,王莽派五威将王骏等人率兵出征西域,被西域诸国联合袭杀,几致全军覆没。】

【至公元23年,中原对西域的统治宣告中断。】

【直到公元73年,汉明帝四路大军北征匈奴才重新打通西域恢复统治。】

【西域的断绝,王莽并不是主要因素,但他确实至少要承担三分之一的责任。】

【没办法,谁让他篡汉了,而且还是平稳接过政权,汉朝埋的雷,全在他这时候爆了。】

————

【除了对西域,西南夷也不满意王莽。】

【王莽将王贬为侯的命令也引起了“西南夷”的不满。封地在今云南广南县一带的句町王怒不从命,被王莽处死。

于是,句町王之弟承便率众起兵,饱受王莽政权压迫的西南各族人民趁机起而响应。

尽管王莽曾派几十万大军一度将句町的反抗活动平息,但西南各地的武装反抗一直延续到东汉初年。】

【西南夷自从宣帝之后,也是不怎么尊重大汉了,虽然还没到造反的地步,但也快了。】

【王莽又成功的接锅。】

【王莽为准备对匈奴作战,在征发内地兵员的同时,还向臣服于汉的高句丽征兵。高句丽不干。始建国四年(12年),王莽派严尤出兵,征服了高句丽,将其改名为下句丽。】

【而匈奴……王莽真的要背很大的责任,虽然他也是背了汉朝的锅,扛了汉朝埋的雷。】

【汉宣帝以来,汉与匈奴的关系得到改善。呼韩邪单于穷困来降,汉王朝仍将匈奴视为对等的大国。汉王朝发给匈奴的印信,文字是匈奴单于玺,其下诸王之印信为“汉某某王”,以表示待以客礼而不是作为汉王朝的臣属。

王莽掌权后,为表现其“威德至盛异于前”,便改变了这种友好的态度,始建国元年,他命使臣收缴西汉时发给的“匈奴单于玺”,而代之以“新匈奴单于章”,不但在匈奴前加以“新”字,且以“章”代“玺”,表明王莽试图降低匈奴单于的政治地位,将匈奴从前与汉天子的平等关系降为与王莽新室诸王同样的地位,从而使匈奴成为新室的附庸。】

【匈奴肯定不满意,但王莽偏偏要火上浇油。】

【下诏令匈奴单于改名为“降奴单于”,接着又下令分匈奴全国为十五单于,这就引起了匈奴单于的公开反对。

匈奴开始侵扰边塞,边境地区吏民被掠杀者不计其数,形成了“千里无烟,无鸡鸣犬吠之声”的局面。

王莽派孙建等十二将军,征发全国各地精兵三十万人,带足三百天的粮草,准备分十路同时并进歼灭匈奴。

陆续征调的大军虽已抵达边境,但粮草的征集却十分困难。

十二将军之一的严尤指出,因为匈奴境内无处筹粮,一切均要汉军自带,有无斩获都要按时返回,否则自己就要困死在沙漠之中,所以,历来攻打匈奴的战役没有超过一百天的。全国各地调集部队,准备长期作战,其效果肯定不好。

因此他建议派遣精兵北入沙漠,对匈奴实施闪击作战。

王莽根本听不进严尤的建议,他动员全国的财力、物力,并下令将“天下丁男及死罪囚吏民奴”发往北方,将全国吏民三分之一的财产资助军费开支,准备同匈奴长期作战。】

【如果王莽赢了,虽然百姓受了伤害,但史书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大概率还是要夸王莽一笔的。】

【可是他没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