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跨时空直播后,我成了时代导师 > 第225章 藏在货币里的道统

萧盼盼的一番话的确让人整个大唐时代的人们都感到了震惊,特别是很多老百姓,他们其中有不少人可还记着那个汉武帝怎么用货币赚钱的事了。

现在这种事又要来一次,而且比所谓的铸币税更直接,简直就是明抢了。

在这一刹那,无数开元天空下的平头百姓们顿时间悲从中来,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怒火万丈。

而比起他们,此时更加情绪激动的是八百五十多年后的张居正,因为他发现自己在和李林甫做着差不多相同的事。

顿时弄得他道心都快崩溃了,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不这样做的话,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好在萧盼盼几乎在瞬间就搭救了他。

“嗯,张居正先生,您的一条鞭法和李林甫的改革本质上是不同的,根子在于大明是白银的大量流入,而唐朝则是钱荒。而且你没有刻意去制造通货紧缩,总体上,一条鞭法的方向是正确的。”

萧盼盼虽然不知道现在的万历年间到底是什么情况,但她终究还是有些担心老张头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自我怀疑,所以刻意解释了一下。

停顿了片刻后,萧盼盼把话题带回到了货币上。

“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货币税是肯定比实物税先进的。在和汉武帝连线时,这个问题没有详细叙述,这里统一说一下。”

萧盼盼顿了顿,“第一个自然就是运输和储存的方便,这是显而易见的。第二就大大降低了运输和存储中的损耗问题。”

“第三,就是避免了实物税收取中,实物和需求的不匹配,比如国家的国库里主要存放的是小米,麻、布、绵和绢等织造品。”

“皇帝的私库里也会有一些各地供奉的土特产,但是仅仅靠这些实物显然是满足不了社会生活需求的。”

“比如军需物资,除了粮草布匹外,军队还需要大量的军用器械,如弓矢、刀具、铠甲,战袍、车船,攻城器械,日常消耗品等等等等。此外,宫室、官府各类日常生活用品和营造,都需要大量的其他物品。”

“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购买,你们唐代可以充当货币的主要物品是什么,绢。可这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越来越不顶用,根源还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你铜钱都缺,何况绢呢?”

一众当家的皇帝听到这都不免叹了口气。

“到了你执政的时期,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开始了大规模的推行“和籴”和“和雇”,也就是大唐朝廷开始通过货币的方式,向民间换取军粮米面。更通过货币的方式,把一部分政府工程和项目,外包给民间的机构和个人。”

“这样的政策推动,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后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和这样的政策推动也是脱不了关系的。”

这下李隆基呆住了,不是说好进步吗?怎么又会和藩镇割据扯上关系了。

“从货币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时间发展到了大唐这个时代,货币本身已经实现了一次重要的飞跃。”

“在大唐之前,货币都是记重钱,货币本身的名字代表着它的价值。唐朝初期沿用的是隋朝的五铢钱,但在唐高祖李渊的武德四年,旧钱被废除,大唐开始自行铸造了开元通宝。”

萧盼盼停顿了片刻,认真的解释道:“这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因为它标志着货币从纪重钱向宝文币制的重大变革。开元通宝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并冠以当时的年号,这是货币符号化的一次重要历史推进,直接影响到了后世的货币制度。”

听到这的李渊顿时眼睛一亮,心中熄灭掉的某种雄心又燃了起来。然后雄赳赳气昂昂的想道:“嗯,今晚要努力一下,再生一个娃出来给那臭小子带!”

“当一个朝廷通过货币来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能力越来越强时,本质上就在宣告着贵族时代的落幕。”萧盼盼定性道,“因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它的内核就是一种信用,不管这种信用来自哪里,是国家权威还是物资储备,它都至关重要。”

“豪强贵族之所以能与国家抗衡,根源在于利用了自身的物质积累和地方的公权力垄断,扩展了私人和其家族的信用。然后再利用这种私人和家族的信用,去控制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力。”

“一旦国家信用在整个社会经济层面得到认可,覆盖了普遍民众的经济生活,那么任何豪门贵族,再强大,再有威望,但难以做到以个人信用去对抗国家信用。”

这话算是彻底说到了无数皇帝的心里,让他们对货币的重要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可。

“其实这也反过来说明了,为什么越到乱世,这些地方豪强越能做大。因为他们为了自保,必然要以庄园经济的方式抱团取暖,而庄园经济是天然遏制经济活动的。而国家发展强大的过程,其实也是国家信用,取代庄园经济信用的一个过程。”

“所以,为什么汉武帝时代可以被称为强大,就是因为他刘彻在某个历史阶段中,要让你用钱,你就不得不用。而对比唐朝,大部分时候还在用绢充当辅助货币,本质上还是政府信用不够造成的。”

李隆基阴沉着脸,心里想着,“你再这样说下去,这个政府信用就根本不够了!”

“当政府信用不足时,割据势力就会用自己的私人信用取而代之,而这个过程也是乱世开启的过程。”

“举个例子,一个河南的割据势力,他需要向福建的割据势力换茶,向山西的割据势力换盐,向山东的割据势力换铁,等等等等。当这种交换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以物换物就不再具有操作性,必须用一般等价物。”

“当这种一般等价物只是某个实物时,比如绢,那这个割据势力还能拥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可是一旦有一个强势的割据势力崛起,要求其它势力必须使用自己的一般等价物,不用就灭了他们后,即一个国家级的信用就开始出现了,而这种信用会靠着战争胜利的背书,自然的淘汰掉其它的割据势力。”

“在一统天下后,只要这种国家货币能保持住其信用,那么任何之后想造反割据的人都会完蛋,因为国家只要切断这个势力的货币获取渠道和发行权利,那他就不战自溃了。”

“而你,李隆基先生,主动的把这一权柄让了出去。这才是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失道天下的具体表现。”

李隆基感觉自己的心里在发凉。

萧盼盼顿了顿,“不止是你,很多皇帝都在主动的放弃这一权柄,主动的破坏着货币真正的社会功能,还为此沾沾自喜。”

“李林甫最大的破坏力不在于他支持你重用少数民族将领,不在于他打压任何可能对他进行夺权的人。”

“他带来的最大破坏就在于,他通过你的支持,以真正的敛财为目的,对整个大唐社会进行了一次毫无回旋余地的经济大洗劫。”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