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灵异 > 灵仙棺材铺 > 第76章 圣旨(2)

倪诗雨点头回礼,徐徐说道:“光绪皇帝不可能拿这件事情开玩笑,我认为崔玉贵残杀珍妃这件事情很可能有诈。”

闻言,杜光庭觉得有理,便道:“接着往下说。”

其他人尽皆一副好奇的表情,看向了倪诗雨。

倪诗雨接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她平日里颇喜欢看书,各种书都看,之前看过一本叫做《相片里看不到的秘密》的书,里面就曾提到过这件事情,据这本书记载,《故宫旧藏人物照片集》和《故宫珍藏人物荟萃》两本画册里面都有一张珍妃的照片,也是现存唯一一张有官方背书的珍妃照片。

然而,这张照片很有可能是假的,原因有三。

其一,翻遍同时期的清朝皇室成员女性照片就会发现,当时的贵族女性普遍留着中分或者偏分头型,而照片里珍妃的发型却是留着齐额的刘海,显得极不正常。

或许有人会说,珍妃深受西方思潮影响,留这样的发型也未尝不可,这种说法固然有理,可在宫深似海的紫禁城里,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或许也有人会说,仅凭这点就断定珍妃没死未免有些太武断了,倪诗雨紧接着说了第二个原因。

其二,当时摄影技术刚刚兴起,据史料记载,珍妃其人酷爱照相,可流传至今的照片却几乎没有,这就很奇怪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珍妃真的没死,可如果她没死的话,鬼婆又岂会放过她?于是,光绪皇帝假戏真做,将有关珍妃的一切消息封锁,人为地让珍妃人间蒸发了。

最后,还有一个巨大的破绽,这张世人皆知的“珍妃”照片上半部分还有“贞贵妃肖像”五个字。

这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的最大败笔,因为这种通过暗房合成的处理方法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可是珍妃早在1900年就已经被崔玉贵投井残害了,确切来说,应该是光绪帝人为的让她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倪诗雨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最后总结道:“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这道圣旨上说珍妃藏匿在西狩队伍里可信度很高,毕竟这是光绪皇帝御笔亲书,应该不会有假。”

大家交换了一下眼神,纷纷点头。

狗剩由衷地赞叹道:“神仙妹妹,没想到你不仅肤若凝脂,貌若天仙,还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呢。”

倪诗雨尴尬一笑,侧身不说话了。

李天赐有些不悦地说:“狗哥,我看你才是才高八斗呢,这都出口成章了。”

狗剩挠挠头:“哪有?实不相瞒,我这是用来夸赞老母驴的词,照搬过来了而已。”

至于太监崔玉贵为什么违抗了鬼婆的懿旨,冒着杀头的风险也要偷偷对珍妃网开一面,圣旨里面并没有任何交代,事情的真相恐怕已经永远的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杜光庭手指微动,圣旨继续展开,众人接着看了下去。

接下来,上面的文字简单讲述了一下晚清政府当时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清朝末期,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仅在对外战争中签订了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神州大地彻底深陷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的深渊无法自拔。

而且,国家机器内部也出现了极为严重的问题,下至地方官吏,上至要员大臣,全都将个人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干起了卖官鬻爵、贪污受贿的勾当,过着纸醉金迷,腐化不堪的生活。

当时,甚至有人用八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晚清官场,那就是:正以贿行,官以私进。

这说的是即使正当的事情,一旦进了衙门口,两肩膀抬一个脑袋肯定是办不成事的,必须得给官老爷进献孝敬才行。要想当官那就只有一条道,依靠裙带关系作为纽带,然后黄白之物作为敲门砖,只有这样才能谋得一官半职。

国家已经到了万丈深渊的边缘,但悠悠九州,泱泱中华,绵延上下五千年,岂是轻易能够被亡国灭种的,至此生死存亡之际,大批的仁人义士站了出来,誓言要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

当然,任何行动到最后都要有个依附,这样才能具有政治意义上的正当性和合法性,这些锐意进取的后维新派便以进步皇帝光绪为精神领袖,成为实质性的帝党一派,与以鬼婆为核心的后党进行了腥风血雨的明争暗斗。

在广袤的西北大地,陕省境内就有一波不被世人熟知的帝党力量,这些人由陕籍在京官员,当地官员,思想进步人士,新绅士阶层组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陕省咸阳市庇李村(今渭城区)人李岳瑞,此人曾任工部屯田司员外郎,兼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办铁路矿务事。

西狩队伍到了陕省以后,帝党力量迅速与光绪皇帝取得了联系,提出“迁都备战,建立水师,立宪政治,尚贤用人,关注时务”的思想,同时要求对政府制度进行改革,学习西方制度以改良政体,优化改进人才选拔方式等等。

诸多措施的提出让光绪皇帝龙颜大悦,对这些人委以重任。

其中,李岳瑞被连升三级,成了一品大员。

倪惜和盯着那堆凌乱的尸骨,忍不住感叹了一句:“真是繁华落尽成一梦,原来此人便是李岳瑞啊。”

众人也是唏嘘不已,堂堂大清国一品要员竟然落得如此下场,当真是命不由己全由天啊。

不过,现实的问题是光绪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可朝政大权旁落鬼婆之手,特别是戊戌政变以后,光绪皇帝简直就成了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据说心中愁苦无法排解,整日闷闷不乐,闲来总是用弓箭射杀鬼婆的画像,以解心头之恨。

帝党空有凌云抱负,无奈处处受制,一切都是空谈。

这时,李岳瑞上书密奏皇帝,言说为了大清几百年江山社稷,为了天下黎民百姓,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让鬼婆永远的留在陕省。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