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铁汉骨气 > 第163章 围困

人是派进景阳城了,信也随人一并捎去,杨大海还单独给贺参谋长写了信,但一日过去了,杳无音讯。

柴家木很是忧心,他担心派去的人会有不测,但事情没有结果,想的再多也是徒劳。

这一日,杨大海也不踏实,他认为即便贺参谋长不同意策反,也不至于伤害到送信的人,何况有亲戚关系在。

第三天夜,送信的人回来报告,信是送到了,但贺参谋长说,他的上司死命效忠国民党,不会轻易倒戈。但他本人暂时不好暴露他的心思,如果想打好这场心理战,最佳的办法是给他的上司施加更大的外部压力。

”是啊,”柴家木对杨大海说,”劝降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咱已兵临城下,他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

于是柴家木又让杨大海写了一封信,信上说解放军已集结多少多少兵力,军械都是什么什么,在数量上略加夸张,目的是让国民党部队产生心理压力。

人派出去的同时,柴家木安排战士整日调运大炮,在卡车的拖行下不断变化位置,让景阳城的守兵用望远镜就能看到,而且还在修筑工事。

频繁的调动大炮布防位置,其意是要证明解放军有大量的大炮,可以覆盖整个景阳城,让他们不要再怀有侥幸心理,随时他们都能打进去,致其全军覆灭,成为炮灰。

心理战确实奏效了,城内的守军人心惶惶,他们不知哪天就要大祸临头,解放军一顿炮火,他们谁也别想活着跑出景阳城。

国民党军上层也在思量,他们该不该打,无论怎么推演,都无胜算可能,关键是他们已成孤军,供给和援军都被切断,就连吃的粮食也不多了。

城内也派人进去散发了传单,即告国民党军书,劝其放下武器投降,保证缴枪不杀。自那天开始,不时有小股国民党兵逃出城内,或加入解放军,或当了逃兵。

与此同时,城内百姓一看要打仗,担心自身安全,携家带口出城以躲避战乱。人心惶惶在发酵,最为不安的是守军旅长。不知解放军何时打进城内,负隅顽抗也抵挡不了被歼灭的命运。

守军旅长的同僚们开始动摇军心了,他们私下在盘算自己的出路:打,肯定打不赢;不打,又不敢轻易表白心声——投降,整日在心灵痛苦中煎熬。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口粮快用尽了,城内的存粮也被强行征用,但又能支撑几时?几度向外求援解围,但回复均是坚持住,很快派兵增援。

最后通牒发出了,景阳城的守军接到那份开战通告,不得已召开一次紧急军事会议,征求各级军官的意见,主张不战的占多数,而主战派是几个老蒋的嫡系,他们为了效忠主子,是要与景阳城共存亡。

随着开战之日迫近,城内出逃的国民党兵越来越多,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很多士兵已无心打仗,他们不想打一场必败的战争,只要解放军大炮一响,他们就不堪一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